王守仁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后,马上发捷报给皇上朱厚照。没想到朱厚照竟然说:把他放了,我要再抓他一次。
正德年间,皇帝朱厚照整天到处游玩,无心处理政务,全部交给内阁处理。朱宸濠瞅准时机起兵反叛。
他送了很多钱给朝廷重臣,广拉关系网,四处请人吃吃喝喝,结交了很多大臣。所以,他的小动作不但没人揭发,甚至还帮忙遮掩。
朱宸濠准备好了一切,占领了南昌,正式起兵谋反。他打算顺流而下,击破南京。然而,在南京的屏障安庆,遭到了强烈抵抗,朱宸濠久攻不下。
王守仁马上率兵攻打朱宸濠的根据地南昌。朱宸濠兼顾两头,很快就支持不住,成为了王守仁的俘虏。
叛乱历经35天就结束了。在打仗方面,他还是有点他祖先的风采的,可惜,他遇到的是王守仁,一个比他更有智慧,更有军事天赋的人,注定失败。
成为了俘虏的朱宸濠,也成了权臣争抢的香饽饽,因为只要朱宸濠在手,平叛之功手到擒来。皇帝身边的红人江彬也想来分一杯羹。
他派锦衣卫向王守仁要人。王守仁却告诉锦衣卫,人已经交给权宦张永了。既然平叛是大功劳,为何王守仁拱手相让?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南昌百姓。
南昌已经被朱宸濠造得千疮百孔,然而爱玩的皇帝朱厚照竟然要带10万大军来南昌,将朱宸濠放了,让他再抓一次。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10万大军来到已经破败不堪的南昌,吃住都是问题,如果温饱得不到解决,肯定就会抢老百姓,连连遭难,老百姓不用活了。
为了不让朱厚照来南昌添乱,改道去南京,王守仁只好去找张永,让他劝说朱厚照。
张永提出一个条件,要王守仁交出朱宸濠。王守仁二话不说,将人交给了张永。
王守仁愿意将手中的战利品拱手相让,只为那些老百姓,这番举动,让张永肃然起敬。
人在张永手里,江彬自然是不敢去问张永要。江彬气急败坏,把气都撒到王守仁身上。
他在朱厚照耳边造谣,称王守仁和朱宸濠是一伙的,只是王守仁怕失败,就临时倒戈。这时候,张永挺身而出,向朱厚照说明了来龙去脉,并气愤地说:王守仁如此忠臣,国之栋梁,为何要受到如此中伤?天理何在?
所以,江彬再次造谣时,遭到朱厚照的怒斥。
可见,张永在这群宦官里面,还算是比较可靠,值得信赖的人。在《明朝那些事儿》中,还记载过,张永曾经协助杨一清铲除奸宦刘瑾的事,这也许是王守仁会选择和他合作的原因之一。
江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派张忠到去审问朱宸濠的同党,希望从他们口中得出王守仁是协同叛乱的口供,事实证明,这些叛党个个都有道德,没有栽赃冤枉王守仁。
这让张忠很郁闷。为了出这口恶气,他找来上百名士兵,天天站在王守仁的家门口骂,骂得很难听。
王守仁的下属气愤难耐,准备去收拾张忠,可王守仁却制止了他们,他知道张忠就是想挑事,现在得保持冷静。
他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不但不和他们计较,反而天天笑脸相迎,善待他们,给他们送吃送喝的,病了给他们请大夫,从不排挤和歧视他们。
久而久之,这些士兵都觉得王守仁就是个好人,没有人愿意再去胡说八道,寻衅滋事。张忠一再挑拨,也没有人响应。
王守仁不用强权,不用动武,用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这些士兵,瓦解了张忠的阴谋诡计。
为了陷害王守仁,张忠也是可耻到无下限了。
他对王守仁说:朱宸濠家产丰厚,为何抄家时只有这么点,钱去哪里了?这不就是想说王守仁贪污吗?
面对张忠的质问,王守仁平静地说:我在朱宸濠那里找出一本账本,上面有记载财物的去向,有很多收钱的人名,你要不要看看? 听完这话,张忠不由地打了个哆嗦,因为他知道,这上面肯定有他的名字。张忠灰溜溜地离开了。
在我看来,王守仁能够一次又一次解决危机,除了他高尚的人格,还有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