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李太后得知身边的宫女怀有身孕,恼羞成怒,命人将宫女乱棍打死,此时,宫女哆哆嗦嗦,哭泣着拿出一样东西。太后眼睛一亮,转怒为喜,快把她带下去好好伺候。
古代一些帝王经常不时就会临幸宫女,一般情况下,如果宫女怀上了帝王的骨肉,也就是“龙种”,必然会母凭子贵,地位也会跟着平步青云。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宫女王氏,命运却没那么好,反而有些凄惨。
话说万历皇帝某天去向自己的母亲李太后请安,在慈宁宫万历遇到了一个宫女,觉得这小宫女挺清秀的,就偷偷临幸了她。
按照皇室惯例,如果皇上临幸了某位宫女,那事后定要赏赐一些东西,作为证据。
但是万历完事儿后,不仅没赏赐,还让那宫女不要出去乱说。
万历以为这就万事大吉了,而且他的皇后尽管生下了长公主,但一直都没有怀上儿子。
结果不成想,万历这次临幸的宫女王氏竟然怀孕了。
王氏眼瞅着肚子一天天变大,但又不敢说出去,毕竟那可是皇上下令不让她说出去的,她只能尝试掩盖一些怀孕的痕迹。
但是孕态越来越明显,终于还是被看了出问题,很快就有人报告给李太后。
李太后大怒,立刻召见宫女王氏,王氏战战巍巍走到李太后面前,“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李太后很生气,毕竟这可是一直伺候自己的宫女,竟然有人敢对她下手,厉声喝问道:“你怀的是谁的孩子?!知不知道进了宫你们就是皇帝的女人?”
王氏吓得一动不敢动,可她又拿不出证据证明万历临幸过她,急得眼泪不断的流。
李太后更是生气,直接叫来小太监,让人把王氏拖出去杖毙。
王氏一听,本来跪着的她立刻趴在地上,虽然怀着孕身体不便,可此时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王氏哭诉道:“娘娘,是皇上,皇上不让奴婢说的呀娘娘。”
李太后一听,转怒为喜,也顾不得身份了,赶忙扶起王氏,让她细说,听到王氏说万历临幸完她只丢下一句不要讲出去之后,李太后这才知道为什么王氏没有拿出凭证。
不过这也好办,皇帝即位后,身边总会跟着几根笔杆子,把皇帝一天到晚去过哪里见过谁都记了下来,这就是《起居注》。
李太后命人取来《起居注》,果然上面有记,算算时间也刚好对得上。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叫来万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万历匆忙赶来,他怎么都没想到,只临幸这宫女一次就让她怀上了龙种。
但万历还是不喜欢这个宫女,最后在李太后的要求下,册封王氏为王恭妃。
到这里,我们的宫女王氏就变成了恭妃王氏,那她的命运改变了吗?没有丝毫变化。
王恭妃被册封后,一直不得万历所喜,也就是生下庶长子朱常洛后,万历才偶尔会离开郑贵妃的寝宫,住到王恭妃那里。
但是万历始终都不喜欢这个妃子,只因为她的出身低微,连带着,也不喜欢自己的长子朱常洛。
但根据明代的皇位继承制度“长房继承制”,相对于嫡庶之分,更加看中皇长子,以确保皇位传承的稳定和连续,加上万历的王皇后一直没有怀上龙子,皇长子朱常洛的太子之位应当说可以确定了。
但是万历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反而想要立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
这就出现了著名的“国本之争”。
国本是什么,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传承有序就是确保立国稳定的基础,那么太子之位就是国本。
万历一直不立朱常洛为太子,而大臣和李太后都支持这位皇长子,双方僵持不下,这一争斗直接持续了29年,几乎贯穿了万历统治的后半程。
而王恭妃的地位也十分煎熬,尽管后来被册封为皇贵妃,却依旧使用着宫女时期的器物。
甚至,由于万历独宠郑贵妃,王恭妃和皇长子几乎都见不到皇帝本人。
在朱常洛被立为太子之后,王恭妃甚至连续十年不能与成为太子的朱常洛见面。
直到临终之前,万历才同意太子的苦苦哀求,让母子二人见了最后一面。
王恭妃去世后,万历依旧不愿给她厚葬,按理说儿子都成为太子了,应当享受到尊荣,哪怕生前不显,身后也应被尊重,毕竟死者为大。
但是在挖掘王恭妃的陵墓时,陪葬品简直就是历代简陋之最了,只有一个凤冠,还是自己的孙子天启帝补赠的。
至于她的儿子朱常洛,登基不足一月就离奇驾崩,只留下一个分崩离析的王朝给天启帝朱由校。
而万历这场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不仅让王恭妃身世凄惨,也导致明代本来中兴的政治格局出现了巨大变化,继续走向衰落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