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在《洛神赋》中用华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极其貌美,让人心生向往。
很多人认为曹植描写的这个洛神就是曹丕的妻子甄宓。
然而,这个美妙绝伦的“洛神”却死的不明不白、莫名其妙,正史对这件事讳莫如深,那她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国志》记载,当曹丕登基称帝后,山阳公(就是汉献帝)就把自己两个女儿献给了曹丕,曹丕也开始宠幸郭贵嫔(后来的郭皇后)、李贵人、阴贵人。突然有这么多的女人需要宠幸,曹丕自然忙不过来,对甄宓也就日渐冷落。
甄宓内心失意,就发了一些牢骚,结果曹丕大怒,居然“遣使赐死”。
甄宓死后,曹丕下令,把甄宓“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这是一种恶毒的葬法,意味着死者的灵魂将无处申冤。
甄宓之死有违常理,莫名其妙。曹丕堂堂一个帝王,因为妃嫔说几句怨言,就把她赐死,岂不是太过残暴?况且这个妃嫔生育皇长子,就这么把皇长子的生母草率的处死,这让皇长子如何立足朝堂?
陈寿在记载此事时,讳莫如深,所以惜字如金,用“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给此案定性。
这个记载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常情,她的死肯定另有隐情。
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甄宓之死是因为郭贵嫔的构陷,郭贵嫔想当皇后,但不论是年资还是贡献(郭贵嫔无子),都不够格被册封为皇后,只有把最有资格当皇后的整死,她才有希望。
这个记载比较符合逻辑,但是曹丕因为几句谗言就赐死甄宓,似乎也有点难以置信。
曹丕文韬武略俱佳,总不至于被几句枕边风迷惑了心志,所以甄宓之死不是郭贵嫔构陷这么简单。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推测看似荒诞不经,但却符合甄宓暴死的逻辑。《世说新语》认为,甄宓在改嫁给曹丕的时候,已经怀有袁熙的骨肉,在嫁给曹丕的当年就生下了曹叡。所以曹叡并不是曹丕骨血,而是袁氏遗孤。
曹操攻破邺城,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而曹叡也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出生,这时间点也太过尴尬,曹丕再是神人,也不可能这么速度让甄宓怀孕。
曹操攻破邺城和曹叡出生时间记载都出自正史,这个记载要么是史官弄混了时间,要么就是故意这么写。
按照这个推测,应该是甄宓在失宠的时候,跟曹丕发脾气,故意说“曹叡都不是你的孩子”、“你曹丕顶着个绿帽子在为袁氏养孩子”之类的话,这才让曹丕勃然大怒,必须立即赐死甄宓,且对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好让她别再胡说八道。
曹丕这算是“去母留子”,他选择曹叡舍弃甄宓,也算是“父爱如山”。



大富大贵
人家落神跟袁家还没来得及完婚同房脑残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