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近期被多名消费者投诉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同款咖啡价格差异最高达6元,部分用户购买会员后反而支付更高价格,引发广泛争议。 南京白领朱先生与同事在4月24日购买同款“大西瓜生椰冷萃”时发现价格差达6元(最便宜10.9元,最贵16.8元)。朱先生购买了“咖啡自由卡”会员,但长期支付比同事更高的价格,甚至出现会员价比非会员价贵1-2元的情况。 另一消费者王女士通过切换账号发现,小号可享受9.9元低价,而大号价格为13.9元。 消费者普遍反映,瑞幸通过用户消费习惯、频次等数据差异化定价,导致老用户或高频消费者价格更高,产生“买的越多越贵”的“韭菜感”。 客服称价格差异源于系统随机发放的优惠券,不同用户收到的优惠券类型和力度不同,与会员卡无关。例如,非会员可能获得更高折扣券,导致单杯价格低于会员价。 店员则表示无权干预系统推送的优惠券。有用户发现,同一门店中安卓用户价格高于苹果用户,或不同账号因地理位置、会员等级差异显示不同优惠活动(如“每周9.9元”与“每日9.9元”)。 律师指出,若价格差异基于消费习惯或频次(而非新用户优惠),则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与知情权。 2024年11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已明确禁止利用算法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 瑞幸咖啡的价格差异争议凸显了大数据时代算法定价的隐蔽性与复杂性。尽管企业以“优惠券随机发放”解释,但律师指出,若定价逻辑涉及用户画像分析且缺乏透明度,可能构成违法。消费者需提高维权意识,监管部门也需加强对算法歧视的监管力度。
瑞幸咖啡近期被多名消费者投诉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同款咖啡价格差异最高达6元,
君旭和趣事
2025-04-27 11:19:15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