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7年,一位俄国贵族女子,历经一年多的长途跋涉,跨越六千公里,只为与被流放的

似水年华意 2025-06-30 10:19:39

1827年,一位俄国贵族女子,历经一年多的长途跋涉,跨越六千公里,只为与被流放的丈夫重逢。

十二月党人起义的余波尚未平息,参议院广场上残留的血迹诉说着这场反抗沙皇专制的斗争的惨烈结局。五位起义领袖被处死,一百二十一名贵族军官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其中就包括谢尔盖·特鲁别茨科依公爵。 判决宣读的那一刻,曾经意气风发的公爵脸色惨白,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西伯利亚涅尔琴斯克监狱,这片人迹罕至的冰雪荒原,将成为他余生的归宿。 噩耗传来,他的妻子,特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当即昏厥过去。 苏醒后,她坚定地吐出四个字:“我要去西伯利亚。”

这番话传到沙皇尼古拉一世耳中,激怒了这位铁腕统治者。他立刻颁布法令,允许贵族妇女与流放的丈夫离婚,条件是彻底断绝联系,以保留其贵族身份和财产。 面对来自皇宫的劝说,特鲁别茨卡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她父亲,一位深受沙皇宠信的大臣,也试图劝阻她,甚至声泪俱下地描述西伯利亚的险恶环境。 可是,这位勇敢的女子心意已决,无人能劝。

1827年初,一场盛大的告别宴会在家中举行,文人雅士纷纷前来送行。 著名诗人普希金也赶到现场,为他敬佩的女子朗诵了长诗《波尔塔瓦》,并深情写下:“西伯利亚荒凉的原野,你的话语的最后回声,将是我最珍贵的财富。” 告别之后,特鲁别茨卡娅启程前往遥远的西伯利亚。 地方长官前来阻拦,警告她旅途的危险,并试图让她签署放弃贵族身份的文书。 她仅仅是签署了另一份文件,放弃了她的爵位,并坚定地说:“我要去找我的丈夫。”

漫长的旅程充满了艰辛,原本两个月的行程,硬是走了四个月。 凛冽的寒风、无垠的苔原、厚厚的积雪、危险的冰面…… 她们艰难地克服着各种自然障碍。 1827年末,她终于抵达了涅尔琴斯克监狱。 她看到的是一个憔悴不堪的丈夫,昔日的英俊公爵如今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脚上带着沉重的镣铐。 那一刻,她跪下,吻上了丈夫冰冷的镣铐,泪水浸湿了冰冷的铁链。 她用行动诠释了对丈夫的爱,理解了他的苦痛。

监狱生活极其困苦,但她没有丝毫怨言,与丈夫同甘共苦,互相扶持。 即使身患重病,她也坚持劳动,直到生命尽头。 1833年,这位坚强的女子与世长辞,年仅42岁。 她的丈夫不久后也离开了人世,两人最终长眠于西伯利亚的土地上。 他们的故事被诗人涅克拉索夫谱写成诗歌,传颂至今。

多年以后,伊尔库茨克为她树立了雕像,以此纪念这位为了爱情付出一切的伟大女性。从莫斯科的富贵生活到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特鲁别茨卡娅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至死不渝的爱情。

0 阅读:6
似水年华意

似水年华意

似水年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