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大太监安德海大婚,迎娶19岁的戏班名角九岁红,在酒楼大摆筵席

文史讲解 2025-06-30 16:33:02

1868年,大太监安德海大婚,迎娶19岁的戏班名角九岁红,在京城天福堂大酒楼大摆筵席。恭亲王奕訢带着几位大臣前来道贺,却调侃说:“我们也没带什么礼物,就祝你明年生个大胖小子。” 这句话,如同一把刀,刺痛了安德海,也预示着他命运的转折。

安德海靠着机灵劲和一张巧嘴,摸透了咸丰皇帝的心思,成了御前红人。咸丰驾崩后,慈禧太后大权旁落,安德海瞅准机会,一头扎进慈禧怀里,成了她最贴心的帮手。辛酉政变时,他跑前跑后递消息,帮慈禧扳倒了辅政大臣,从此一步登天,坐上大内总管的位置,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然而,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安德海看周围人都对他点头哈腰,连恭亲王奕訢都没放在眼里。恭亲王是谁?那是皇帝的亲叔叔,安德海这么干,无异于自己往棺材里探脚。

同治七年,慈禧看戏解闷,安德海跟着伺候。台上缺了个角,临时换上唱旦角的马赛花,艺名九岁红,扮相出众。安德海一眼看上了她,仗着慈禧宠信,竟大张旗鼓要娶这戏子过门。慈禧不仅没觉得荒唐,反而大方出钱支持。九岁红心里虽不愿意,但无奈之下只能认命。

安德海趁机大办婚宴,明面是结婚,暗地里收礼捞钱。慈禧亲笔写了个斗大的“喜”字送来,挂在酒楼最显眼的地方,官员们挤破头来送礼。席间,恭亲王奕訢带着几位大员进来,调侃安德海,全场哄堂大笑。安德海气得浑身哆嗦,从此与恭亲王结下深仇。

此后,安德海逮着机会就在慈禧面前给恭亲王使绊子,连同治小皇帝他也敢告黑状。同治皇帝对他烦透了,于是与恭亲王叔侄俩悄悄达成共识,一定要除掉安德海。

次年,同治皇帝筹备大婚,安德海向慈禧乞得恩准,欲出宫赴江南采办龙袍绸缎。其实,他琢磨的是另一件事,把那些见不得光的宝贝换成现银。他得意洋洋出了宫,却没拿到同治皇帝允许他离开京城的手谕,这一疏忽,成了他的催命符。

当时对太监管束极严,太监没有皇帝手谕擅自跑出京城,那是掉脑袋的大罪。安德海仗着有慈禧撑腰,没把这道禁令当回事,一路耀武扬威南下。然而,当他踏上山东德州地界,情况急转直下。德州知县赵新觉得不对劲,立刻将其扣押,加急报给丁宝桢。丁宝桢早就看安德海不顺眼,又跟恭亲王通过气,心里早有主意,拟了密折送到军机处。军机处是恭亲王的地盘,拿到报告的同治皇帝立刻下了狠手,安德海就地正法!

丁宝桢接到圣旨前就等不及了,提前下令在济南城外把安德海砍了脑袋,还下令把安德海的尸首公开曝晒三天,专门让老百姓来围观验看,向天下证实这确确实实是个太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时京城内外传言纷纷,说安德海和慈禧关系不一般,没准是个假太监。此番暴尸验明正身,直接破除了谣言。等到慈禧接到消息时大为惊骇,但得知丁宝桢暴尸验看的结果后,反而舒了口气。实际上,关于她和安德海的风言风语她早有耳闻,丁宝桢此举倒是帮她洗清了嫌疑。

安德海呼风唤雨十多年,最终以这么个方式收场。他可能到死都没明白,权势滔天,一旦越过了规矩那条线,栽倒也是分分钟的事。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文史讲解

文史讲解

欢迎关注!说点你不知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