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落到今天这地步,真是自找的。当初克里米亚事件一爆发,他们就急吼吼地出手,直接占了乌克兰的地盘,估计当时还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这眼光真是短浅,克里米亚只是个小地方,占了它不等于拿下整个乌克兰。乌克兰本来还有不少亲俄的人,结果这一闹,全被推到了西方那边。 2014 年,乌克兰国内局势动荡,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府被推翻。俄罗斯趁机以保护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人为名,派兵控制了克里米亚,并举行了所谓的公投,宣布将其纳入版图。 当时俄罗斯上下可能还沉浸在 “收复失地” 的喜悦中,觉得克里米亚这个战略要地到手了,黑海舰队有了更稳固的基地,还能给乌克兰一个下马威。但他们哪里想到,这一步棋看似精明,实则是饮鸩止渴。 克里米亚确实是个重要的地方,地理位置关键,历史上也一直是俄乌之间的争议地区。但俄罗斯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乌克兰和国际社会。 乌克兰国内原本还有不少亲俄的人,尤其是东部地区,讲俄语的人口占多数,对俄罗斯有一定的亲近感。但俄罗斯的强硬行动让这些人彻底寒了心。 他们意识到,俄罗斯根本不是来保护他们的,而是来侵略和控制的。原本可能在俄乌之间保持中立或倾向俄罗斯的乌克兰民众,一下子全都倒向了西方。 乌克兰政府也因此彻底改变了外交政策,从之前的摇摆不定转向全面亲西方。他们积极寻求加入欧盟和北约,希望借助西方的力量来对抗俄罗斯。 而西方也乐得借此机会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力,对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乌克兰从一个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变成了西方对抗俄罗斯的前沿阵地。 俄罗斯的这一行为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欧美等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经济制裁,冻结资产、限制能源出口、禁止技术合作等等。这些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 俄罗斯经济本来就高度依赖能源出口,结构单一,制裁一来,卢布大幅贬值,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增长放缓,民众生活水平下降。虽然俄罗斯通过一些措施缓解了部分压力,但长期来看,经济结构的问题依然存在,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糟糕的是,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以为占领克里米亚就能震慑乌克兰,让其屈服,但没想到乌克兰民众的抵抗意志反而更加坚定。 乌克兰军队在西方的支持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战斗力逐渐提升。而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行动也陷入了僵局,战争长期化,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俄罗斯的国际形象也一落千丈。他们被指责为侵略者,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孤立。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多次通过决议谴责俄罗斯的行为,大多数国家都站在了乌克兰一边。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幅下降,原本的盟友也开始对其保持距离。 回顾这一切,俄罗斯当初的短视行为真是得不偿失。克里米亚只是一个小地方,却让他们失去了整个乌克兰的民心,失去了国际社会的信任,陷入了经济和军事的双重困境。 如果他们当时能克制自己的野心,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或许还能保持与乌克兰的良好关系,避免如今的局面。但历史没有如果,俄罗斯必须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付出代价。
如果这次俄罗斯说的不是谎言,那就是说明之前一直在撒谎。据央视消
【71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