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主持人问冯嘉怡:“你是公司的老板,你拍戏繁忙没时间管公司,公司怎么办?”冯嘉怡说:“自从我离开公司后,公司的业务和利润都有了突飞猛进的上升。”
冯嘉怡常常被称为身家过亿的配角之王!
然而,身家过亿的他却甘愿当配角,这究竟是为什么?
他的人生剧本,从一开始就和普通人不太一样。
14岁还是大多数孩子在父母跟前懵懂成长的时候,而他已经被送往澳大利亚留学。
而这段经历塑造了他独立的个性,也早早打开了他的国际视野。
回国后,他没有躺在家庭的舒适圈里,反而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实干精神,一头扎进了商海。
摸爬滚打,几经锤炼,硬是把自己锤炼成了上市公司的掌舵者,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然而,当商业帝国根基稳固的时候,旁人都觉得他会继续在商界运筹帷幄。
但冯嘉怡却又选择了一条新的路,未曾走过的路,演戏。
这不是一时兴起的名利场游戏,而是深植于少年时代、被长久压抑的热爱。
于是,这位商界精英选择跑去片场,像个新人一样,从最不起眼的龙套角色开始演起。
37岁那年,他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个有台词、有名字的角色。
在电视剧《双面胶》里,他扮演一个黑心医生。
戏份不多,角色也不讨喜,他却如获至宝。
虽然只是个配角,但那份扎实自然、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表演,却意外地引起了圈内人的注意。
《王贵与安娜》和《蜗居》的邀约接踵而至。
他在滕华涛、六六这些名导的镜头下,继续发光发热。
戏约开始增多,渐渐地变成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重心。
时间从此成了他稀缺的资源,一边是自己苦心经营的上市公司,另一边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角色。
这似乎是道单选题,非得二选一不可。
普通人纠结的断舍离,在冯嘉怡这里却有了一个新解法。
那就是,彻底放手。
他不是草率的抛弃,而是用"放权式管理"培养并真正信任了一个核心管理团队。
然后,他把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权,完全交托出去。
他自己则头也不回地扎进了片场,沉浸到他最热爱的表演事业中去。
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是,他这种看似“甩手掌柜”的做法,结果却让公司的运营效率更高,就连利润都有了增长!
在放手公司管理的同时,冯嘉怡在表演这件事上,却展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死磕”态度。
他不计较片酬多少,甚至零片酬的戏,只要角色有意思,他就欣然前往。
在他眼里,角色无大小,只有好与坏的演绎。
正是他极其严谨的态度和极高的自我要求,让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真实感和力量感。
如今的冯嘉怡,已经将这种“放手哲学”融入骨髓。
商场上,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佛系”掌舵人,懂得在战略层面布局,在用人层面信任,让专业的团队去高效执行。
而在表演中,他又化身“细节偏执狂”,享受着纯粹的艺术。
这两种看似极端的状态,在他身上达成了和谐与统一。
他的人生轨迹被调侃着“一心不能二用”的陈词滥调,响亮地证明了,真正的“全都要”。
而敢放手、会用人、爱打磨或许才是人生赢家的真正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