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张作霖面试4个保镖时,突遇刺客!
张作霖,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其发迹史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贫寒,家境困窘,父亲更因欠债丧命。年少时,他辗转于各个行业,做过木匠,经商贩卖货物,甚至还做过兽医,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最终在东北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清朝末年,他加入了土匪队伍,后被朝廷招安,成为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日俄战争期间,他与日本人合作,从中获利不少。辛亥革命后,他凭借镇压革命党人的手段步步高升,到1914年时,已成为奉天地区举足轻重的人物。权势越高,危险也越大。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暗杀事件频发,张作霖树敌众多,特别是革命党人,更是将他视为眼中钉。因此,对贴身保镖的选择,他尤为谨慎。
这一年,他选拔了四名身手不凡的候选人,准备亲自考核他们的能力。面试现场气氛凝重,四名候选人个个精神抖擞,腰间佩枪,目光锐利。张作霖深知,仅仅武艺高强还不够,关键时刻的反应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就在这时,后院突然发生骚乱,有人高喊“刺客来了!”话音未落,三名候选人立即拔枪冲了出去,试图抓住刺客以显示自己的能力。第四名候选人,名叫李某的男子,却纹丝不动,他缓缓走到张作霖身边,握紧枪柄,目光环视四周。
张作霖见状勃然大怒,心想其他人都在奋力追捕刺客,你却在这里袖手旁观?他厉声斥责李某,然而李某却镇定自若地回答道:“我的职责是保护您,抓捕刺客自有其他人负责。”此话一出,张作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说道:“好小子,你很有头脑,你被录取了!”原来,所谓的“刺客”事件是张作霖故意安排的,他让心腹假扮刺客,以此来考验这四名候选人的反应。那些冲出去追捕刺客的人,虽然勇气可嘉,但却忽略了保镖的首要任务——保护主人的安全。而李某在混乱中保持冷静,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这种沉着和忠诚深深打动了张作霖。
这件事充分展现了张作霖识人的本领。他并非仁义之士,手段强硬,但却善于用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保全性命至关重要。他明白,冲动鲁莽的人或许能打胜仗,但保护主人则需要头脑冷静之人。选择李某,并非因为他武力超群,而是因为他懂得分寸,明辨轻重。1914年的中国,局势动荡不安,袁世凯刚刚当选大总统,各地军阀却各自为政。张作霖在东北地区发展壮大,但也面临着各种威胁。他曾与日本人合作,也曾镇压反对势力,双手沾满了鲜血。有人说他冷酷无情,有人说他足智多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抓住了乱世中的机会,一步步走向巅峰。此后,张作霖的事业蒸蒸日上。1916年,他出任奉天督军;1918年,控制了东三省;1927年,更成为北洋政府的首脑。好景不长,1928年,由于他不听从日本关东军的摆布,最终在火车上被炸身亡,年仅53岁。他的死标志着东北局势的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