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成立新公司! 蔚来在杭州成立了新公司,叫杭州蔚乐萤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

啊格格聊汽车 2025-07-09 17:28:45

蔚来汽车,成立新公司! 蔚来在杭州成立了新公司,叫杭州蔚乐萤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这名字看着就挺新鲜。公司法人是樊宏银,注册资本有 1000 万人民币,主要搞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这些业务,而且是由蔚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可能有人要问了,“蔚乐萤” 是啥来头?其实它可不简单,它是蔚来汽车旗下三大品牌 —— 蔚来(NIO)、乐道(ONVO)、萤火虫(Firefly)的合称。这三个品牌从高端到家庭再到年轻群体,定位清晰,覆盖了不同的人群,代表着蔚来汽车野心勃勃的多品牌战略。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个 “蔚乐萤” 到底有啥门道,能不能帮李斌实现四季度盈利的小目标。 先来说说蔚来这个品牌,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从 2016 年 11 月发布到现在,经过这么多年摸爬滚打,已经在高端纯电动汽车领域站稳脚跟,主打商务行政用车市场,兼顾家庭和个人用车,在消费者心里有了高端的品牌形象。但光靠高端市场,销量总归有限,所以蔚来又搞出了乐道和萤火虫这俩新品牌。 乐道品牌是 2024 年 5 月 15 日国际家庭日正式发布的,瞅准的就是家庭用车市场。它的理念很实在,就是让一家人开着车能快快乐乐出行。你想啊,现在家庭买车,除了要性能,更看重空间、舒适性还有性价比。乐道品牌一推出,就给蔚来带来了新的销量增长点。就拿 2024 年 12 月来说,蔚来公司交付新车 31138 台,创了历史新高,这里面乐道品牌交付了 10528 台,贡献可不小。而且乐道的第一款车 L60,从 2024 年 9 月 28 日开始交付,到 12 月,才第三个完整交付月,交付量就超过 1 万台,这速度在行业里相当能打,说明家庭消费者对它很买账。 再讲讲萤火虫品牌,它的定位有点特别,是高端小车,而且目标不只是国内市场,还要出海闯荡。全球小型车市场规模那可不小,超过 1000 万台,国内也有数百万的潜在需求,这给萤火虫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5 年 5 月,萤火虫迎来首个完整交付月,销量直接冲到 3680 台,这个成绩相当亮眼,快赶上 MINI 和 Smart 当月的总销量了。而且杭州在萤火虫的布局里至关重要,蔚来通过本地交付中心、销售公司及线下展厅,不断深化在杭州的布局,看样子是想把杭州打造成萤火虫的 “样板城市”。 咱们再来看看蔚来整体的销量情况。2025 年 5 月,蔚来交付新车 23231 台,同比增长 13.1%。这里面,蔚来品牌交付 13270 台,乐道品牌交付 6281 台,萤火虫品牌交付 3680 台。到了 6 月,交付新车 24925 台,同比增长 17.5%,增长势头还挺猛。2025 年第二季度,蔚来交付新车 72056 辆,环比增长 71.2%;上半年一共交付新车 114150 辆,同比增长 30.6%。可以看出,随着乐道和萤火虫销量不断上升,蔚来整体销量也水涨船高。李斌之前放话,2025 年销量要翻番,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还真不是没可能。 从财务角度看,蔚来一直以来都在砸钱搞研发。过去 2 年,研发投入超过 240 亿元,构建了 12 项全栈技术布局,在整车全域操作系统、智能硬件、智能系统、智能应用、三电系统、整车工程等领域,掌握了大量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专利。这些技术可不光是蔚来品牌能用,乐道和萤火虫也能 “沾光”。比如说,蔚来花大力气研发的芯片,像神玑 NX9031,一颗就能达到当前市场主流 4 颗智能驾驶芯片的性能水平,而且成本大幅降低。还有自研激光雷达芯片杨戬,每颗能节省数百元成本。这些技术成果应用到不同品牌车型上,就能分摊研发成本,降低整车的 BOM 成本。要是今年蔚来月销量能按预期,在四季度达到 4 - 6 万,实现单季度盈利还真有戏。 不过,蔚来的多品牌战略也不是一帆风顺。首先,资源分散就是个大问题。研发、生产、市场推广,每个环节都得砸钱,这么多品牌和车型一起搞,资源很难集中在刀刃上。就好比一个人同时干好几件事,精力有限,可能每件事都没法做到极致。其次,品牌之间还存在 “内耗风险”。不同品牌定位得特别精准,要是稍微有点重叠,就容易自己人和自己人抢客户。比如说,本来想买乐道家庭车的消费者,一看萤火虫小车也挺可爱,价格也差不多,就有可能改变主意,这对蔚来整体销量提升可没啥好处。而且现在车市竞争那叫一个激烈,传统车企转型,新势力不断冒头,蔚来要在保证各品牌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实现盈利,压力山大。 但不管怎么说,蔚来的 “蔚乐萤” 多品牌战略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从目前的销量增长和市场反馈来看,确实有不少亮点。杭州作为重要的战略布局城市,已经看到了萤火虫品牌的潜力。要是蔚来能把资源整合好,解决品牌定位和内耗的问题,利用好技术优势,四季度盈利说不定真能实现。

0 阅读:0
啊格格聊汽车

啊格格聊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