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印度“外企坟场”又添新坟! 7月4日,印度重罚美国量化交易公司简街集团,要求其上缴484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40亿元)的非法所得,并对该公司实施临时市场禁入。监管文件白纸黑字写着,光是2024年1月17日这一天,简街就狂赚8600万美元,8分钟砸出57亿卢比拉抬股价,占当日市场总交易额的四分之一。两年多时间,这家华尔街巨头在印度市场卷走3650亿卢比(约43亿美元),直到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一纸105页的调查报告摔在桌上,揭穿了他们的“财富密码”。 简街玩的什么把戏?每周四期权到期日前,他们大笔买入银行股推高指数,散户一看涨势凶猛纷纷跟进;紧接着简街反手卖出天量看涨期权,再趁着市场狂热疯狂抛售股票打压指数。一拉一打之间,期权仓位赚得盆满钵满,而跟风的散户呢?监管报告冰冷地显示:93%的散户在期权市场血本无归。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把戏,印度监管层早警告过,可人家照干不误——毕竟单日就能捞走8600万,谁还顾得上吃相? 这不是什么新鲜剧本。印度140多部中央法外加500多地方法,随时能翻出一条给外企“定罪”。去年小米48亿资产说冻就冻,沃达丰、亚马逊哪个没挨过天价税单?连肯德基都曾被突击检查,指控鸡块分量“不够秤”。2700家外企卷铺盖跑路背后,是明晃晃的套路:养肥了,宰一刀! 讽刺的是,就在罚简街的同一个月,印度还跟美国谈着贸易协议,说要开放500亿美元政府采购市场。今年2月刚承诺用“区块评估”给企业减税负,4月立马出台新规,逼着外企重调财务系统,否则直接掐断进项税抵扣。左手给颗糖,右手抽鞭子——所谓“外企友好政策”,不过是请君入瓮的诱饵罢了。 如今踏进印度的中企,早学乖了。注册公司?先备好印度籍董事、租妥实地办公室,2025年起连水电账单都得上交备查。德里一位代办律师私下吐槽:“去年37%中企因文件卡关,货堆港口月月白交8万卢比仓储费。想来淘金?准备好钱和时间,印度最不缺的就是‘惊喜’。” 养肥了就杀,杀完了再招——印度市场的“轮回游戏”里,简街不会是最后一个冤大头。只是不知道下一块“肥肉”,又会轮到谁躺上砧板?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还见过哪些外企在印度“踩坑”的案例? 信源: 1. 金融界 2025-07-05 《印度监管机构对美国简街资本实施市场禁入,没收484亿卢比涉嫌非法获利》 2. 上海证券报 2025-07-07 《美国量化巨头遭市场禁入,操纵手法曝光》 3. 金融界 2025-07-05 《涉嫌操纵指数 简街资本被暂时禁入印度证券市场》
美国不鸟印度,中国又中枪?印度这次是真的急了!外长在美国
【56评论】【5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