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侵入威海,闯入天后宫,把一名道士吊起来毒打,正准备杀害他时,被人

琴音绕梁意韵绵 2025-07-13 19:31:17

1938年,日军侵入威海,闯入天后宫,把一名道士吊起来毒打,正准备杀害他时,被人救下,后来道士活跃于日军据点周围,专杀落单日寇! 这名道士叫毕云,他的命运坎坷,但却是一腔热血。 毕云,1915年,生于山东威海,幼年时,因家境贫寒,出生不久就经历了两次被送人,先是被送到天后宫,后又从天后宫送养于一名老太太家中,老太太一直把他养到七岁,在老太太离世后,他才又被接回了天后宫。 七岁成为道士,在道观中年纪最小,因此人们叫他“小老道”。 “小老道”在道观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读书写字练武,样样都没落下,特别是在习武方面。 天后宫有位师傅曾是义和团的拳师,义和团失败后出家当了道士。此人武功高强,为人侠义,他十分喜欢毕云,将自己的武艺尽数传给了毕。 毕云自此对武功十分着迷,除了在道观内学习,后来还外出专门学了拳,枪、刀、棍、鞭、锤等兵器,功夫日渐精进。 单掌可劈青砖,流星锤一甩可击中几丈外的茶杯,攀爬威海的城墙如履平地,人们在见识了他的功夫后,都对他称赞不已,毕云的名号也越来越大。 1938年初,毕云凭借自己的一身本领和威望,当上了天后宫的掌门人。 日本侵华后,迅速占领了威海。一日,一群日寇闯入天后宫,说是他们隐藏了一名国民党要员,因为从天后宫到北大营,天后宫是必经之路。 在数天前,毕云的确救下一个人,但他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同胞出卖给日寇呢。日军在天后宫没有搜出人,于是便把毕云绑起来,吊在了天后宫的树上毒打。 毕云宁死不说,日寇便准备将他枪毙,他的徒弟李文见状,立即翻出墙跑出去搬救兵。 孙大记是日本“仁和东”船行的经理,李去找孙,求他出面救毕云一命,后在孙的说情下,日本人放过了毕云,毕就此逃过一劫。 经此一劫,毕云与日寇结下不共戴天之仇,此仇必报。不久之后,一件事的发生更加刺激了他。 日寇入侵后,对中国老百姓烧杀肆虐,毒打更是家常便饭,在城口及各个重要路段设置哨卡,所有往来的中国人都要接受检查,看哪个不顺眼,拉到一边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甚至还抢走他们的财物。 一日,他看到徒弟李文从外面回来,身上遍体鳞伤。一问,原来,李文外出买菜路过日军关卡时,日军要求李文鞠躬,不然就别想过去,李文对日军恨之入骨,平日受师父毕云教导,也很有骨气,他就是不干,结果就遭到日军一顿毒打。 毕云知道是日军所为后,气得咬牙切齿,之后他便去找那日本兵理论,结果他再次受辱,当晚,他便离开了天后宫。 毕云决定不再忍辱,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复仇。他找来一把菜刀,将其打磨成一把锋利的匕首,他要用这把匕首专杀日本兵。 一天晚上,他守在威海南面的大石硼处,等来了两名日本兵,随即跟踪他们,致一偏僻处,他冲上去先左一拳右一拳将二人打翻在地,随后用匕首结果了他们的性命。 杀了两名日本兵后,他又到了日军在威海卫城门附近的一个据点,他一眼认出这里的日本兵就是上次毒打他的日军,这个仇终于可以报了。 为了搞清楚他们的活动情况,随后数天他前来侦察,一天下午,他终于抓到了机会。一名日军伍长带着两名日本兵要出城,而这些日本兵外出无非就是到附近村子劫掠一番。 毕云知道他们动向后,提前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一个一个将三名日军诱杀。 这样一来,毕云已经连续杀了五名日本兵了,天后宫肯定回不去了,掌门也不能再做不了,心一横,他便加入了国民党郑维屏的部队。 但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负了伤,便被郑部遗弃在一个树林里,幸亏有八路军途经此地,对他进行了救治,毕云此时才知道,原来还有一支抗日部队,就是八路军。 毕云决定要加入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因为他发现共产党的部队才是真正的抗日军队,他们作战勇敢,战友之间相互关爱,他在队伍中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加入八路军后,他还争取了一部分郑部的老队友。1940年8月,威海成立了抗日大队,并专门挑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组成一支青年便衣队,由毕云专门传授他们武功,研究侦察伏击敌人的战术。 特工队伏击敌人,截断日军的补给线,收缴了他们的粮食和布匹等物资,给威海的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毕云表现尤其突出,后被调任威海卫一区的城市区长,并在1942年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从一名道士成长为一名抗日志士。 同年冬,日军进行了拉网式扫荡,上级提出“缩小目标,化整为零,分散抵抗”的反扫荡方针。 毕云将其中队分编成二三人不等的若干个小组,辗转于各地,以保存力量。他带着战士们连冲敌人两道封锁线,但之后为了掩护村民转移,毕云又遭到了日军的包围。 他带着20多名战士与日寇血战,激战数小时后,日军死伤数十人,但毕云也不幸中弹,肠子都流了出来,即便如此,他还在忍着巨痛指挥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毕云牺牲时,年仅28岁,几十年过去了,“小老道”的故事还在威海卫一带流传着,后来一位叫刘玉明的老人还找到了毕云的一张照片,就是如图志示这张,这也是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0 阅读:36
琴音绕梁意韵绵

琴音绕梁意韵绵

琴音绕梁意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