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大汉奸黄标被判死刑,到刑场之后,黄标特别不甘心:“我每个月给新四军送了20万银元,却被当成汉奸,我不甘心啊!”[凝视] 一个被当作“汉奸”枪毙的人,竟然是潜伏敌营12年的地下党员。这种电影里才有的情节,真实发生在1951年的湖北沔阳,47岁的黄标带着满身骂名离开人世,直到30多年后才洗清冤屈。 1939年,日军刚占领沔阳县城,新四军急需在敌占区安插“自己人”,目标锁定了当地洪帮老大黄标。 这个选择很有讲究,黄标早年参加过赤卫队,后来因伤没跟上红军转移。既有革命经历,又在民间有威望,正是日本人拉拢的理想对象。 接受任务那天,组织明确告诉黄标:这差事比死还难受,可能一辈子背骂名。黄标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当上伪清剿大队长不到半年,麻烦就来了,亲弟弟黄火青看不下去哥哥“投敌”,拿刀刺杀日军军官,当场被打死。 老母亲听说大儿子当了“汉奸”,在家里上吊自尽。黄标连葬礼都不敢参加,怕暴露身份。 表面上耀武扬威,背地里黄标干的是另一套,他开赌场收保护费,表面看是中饱私囊,实际上每月都把大部分钱偷偷送给新四军。 钱怎么送?黄标想了个巧妙办法,他在峰口镇修了座玄灵宫道观,名义上超度亡母,实际上这里是秘密联络站。 道观地下室挖了两条密道,一条通后山,一条直达河边。表面做法事,实际开党员会议。当地老交通员后来回忆,“黄大队长”经常在这里“念经”。 最危险的一次是1942年秋天,日军宪兵队长佐藤突然搜查道观,黄标急中生智点燃经书制造火灾,趁乱把藏在神龛后的地下党员转移了。 当晚佐藤就把黄标叫去审问,怀疑他包庇抗日分子,黄标硬扛着没招,还反过来指责手下看管不力。 抗战胜利了,黄标却迎来人生最黑暗的时刻,由于单线联系人李人林已随部队北上,没人能证明他的真实身份。 国民党抓到这个“大汉奸”,如获至宝,1946年《武汉日报》还专门报道了“鄂中巨奸黄标落网”,把他描绘成十恶不赦的刽子手。 地下党沔阳县委想过营救,但拿不出证据,只能眼睁睁看着黄标被关进监狱。 1951年公审大会上,黄标喊出了那句话:“我给新四军送过钱!”可惜没人相信,围观群众反而嘘声更大。 行刑前夜出现了转机,沔阳专区副专员陈明隐约记得这个“汉奸”可能另有隐情,紧急请示省里后,死刑暂缓执行。 可惜在押往省城复审路上,黄标因长期遭受虐待,病死在汉口监狱里。临死都没等到真相大白。 转机出现在改革开放后,1985年,湖北省高院根据李先念、陈少敏等老同志的证词,正式为黄标平反昭雪。 平反文件显示,黄标潜伏期间确实向新四军输送了大量资金,中央档案馆的解密电文证实,1944年“沔阳内线年供经费折合黄金1200两”。 2015年,洪湖烈士陵园新建“无名英雄碑”,黄标的名字终于和3000多名抗日志士并列在一起。 如今每年清明,都有老战士专门来给他敬酒,陵园管理员说,这些老人每次都会说同一句话:“黄大队长,你受委屈了。” 峰口镇的玄灵宫遗址现在成了教育基地,当年黄标发展的地下党员后代,至今还保存着盖有“黄大队长”印章的通行证。 泛黄的纸页上,那个被刻意描粗的“标”字,仿佛还在诉说着主人当年的忍辱负重。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英雄可能被误解几十年,真相可能迟到半个世纪。但正义虽迟必到,这大概就是对黄标最好的安慰。 你觉得在那个年代,像黄标这样的无名英雄还有多少被历史埋没了? 信源: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
1943年,延安的特务全军覆没,戴笠百思不解,至死不知是因误招一小学教师。19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