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内鬼终于找到了!以色列摩萨德女间谍凯瑟琳(化名沙克达姆),靠着反以人设在伊朗高层核心圈混迹多年,还通过色诱等手段,从伊朗高层手里获得了大量机密情报。谁能想到一个常年在伊朗官方媒体上骂以色列骂得最凶的女记者,竟然是以色列摩萨德派来的间谍。 要了解事件的真相,还得从2015 年说起,那时候伊朗刚签署核协议,国际制裁松动,国内改革派和保守派正掐得火热。 凯瑟琳顶着 “反以记者” 的头衔出现在德黑兰,她写的文章通篇都是对以色列的批判,甚至公开支持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很快就在伊朗知识界混了个脸熟。 但没人知道,这个自称 “痛恨犹太复国主义” 的女记者,其实是摩萨德精心培养的 “双面人”。她的真实身份是以色列籍犹太人,父母早年移民欧洲,从小接受多语言训练,成年后被摩萨德选中,专门针对伊朗进行渗透。 真正让她打入高层的,是 2018 年那次偶然的 “邂逅”。 在德黑兰的一场文化沙龙上,凯瑟琳结识了伊朗原子能组织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她故意在讨论核问题时表现出 “专业见解”,从离心机技术到国际制裁影响,说得头头是道。 这位工程师哪里知道,凯瑟琳背后有摩萨德的情报团队实时提供资料。一来二去,两人成了 “忘年交”,工程师甚至带她参观了位于纳坦兹的核设施 —— 当然,是以 “撰写反以檄文” 的名义。 但凯瑟琳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很快把目标转向了更关键的人物: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的军官。通过参加军方家属的慈善活动,她刻意接近那些被冷落的将军夫人,用名牌包、欧洲奢侈品当敲门砖,慢慢打开了她们的话匣子。 有一次,某位旅长的妻子在酒后抱怨丈夫 “总去叙利亚执行秘密任务”,凯瑟琳当晚就把这个信息传给了摩萨德。两周后,以色列战机就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目标发动了空袭。 最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她如何利用伊朗社会的性别禁忌。 在这个女性公开露面都要戴头巾的国家,凯瑟琳却把 “魅力” 变成了武器。她故意在军方俱乐部的泳池边 “偶遇” 某位将军,穿着保守的泳衣却又不失风情。 几次交谈后,将军开始带她出席内部宴会,而她总能在酒酣耳热之际,把话题引到 “最近的军事调动” 上。 更绝的是,她从不直接索要情报,而是通过暗示让对方主动透露 —— 比如假装不经意地说:“听说霍尔木兹海峡最近不太平?” 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经过摩萨德的数据分析,很快拼出了完整的情报拼图。伊朗核科学家的行程、导弹基地的坐标、圣城旅的海外行动路线,都通过凯瑟琳的 “人脉网” 源源不断地流向特拉维夫。 2020 年伊朗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遇刺,事后调查发现,刺客正是根据凯瑟琳提供的行车路线实施伏击的。而 2024 年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暗杀,凶手使用的炸弹零部件,也是凯瑟琳通过伊朗境内的走私网络运进来的。 伊朗情报部门其实早有察觉。2023 年他们截获了一条加密短信,内容提到 “玫瑰园的花开了”—— 这是摩萨德特工接头的暗号。但凯瑟琳实在太狡猾,她每隔三个月就更换一次联络方式,甚至故意留下假线索误导调查。 直到今年 6 月,伊朗情报部门在德黑兰北部突袭了一个秘密据点,搜出了大量无人机零部件和加密通讯设备,这才顺藤摸瓜锁定了凯瑟琳的真实身份。 这个案子暴露的,远不止一个间谍的个人行为。摩萨德之所以能成功渗透,根子在于伊朗内部的权力博弈。 改革派希望通过开放获取国际支持,保守派则坚持强硬路线,这种分裂给了外部势力可乘之机。凯瑟琳正是利用了这种矛盾,在不同派系间游走,让两边都觉得她是 “自己人”。 更讽刺的是,伊朗为了对抗以色列,长期支持黎巴嫩真主党等武装组织,却没想到这种 “代理人战争” 的模式,反而成了摩萨德渗透的突破口 —— 凯瑟琳正是通过与真主党成员的 “合作”,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络。 如今凯瑟琳虽然逃到了以色列,但她留下的烂摊子够伊朗收拾很久。伊朗司法部门已经处决了三名与她直接相关的情报官员,全国范围内的反间谍行动还在继续......
伊朗内鬼终于找到了!以色列摩萨德女间谍凯瑟琳(化名沙克达姆),靠着反以人设在伊朗
瑶光沐蕙芷
2025-07-16 14:51:56
0
阅读:72
05544
间谍破坏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