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宴上,李煜喝了赵光义赏赐的御酒后,顿时倒地,头和脚都蜷曲在一块,浑身不停地抽

古往趣话社 2025-07-18 14:04:07

生日宴上,李煜喝了赵光义赏赐的御酒后,顿时倒地,头和脚都蜷曲在一块,浑身不停地抽搐,极其痛苦。 宴席上的丝竹声戛然而止,舞姬们吓得脸色煞白,手里的水袖掉了一地。李煜穿的那件紫罗袍,此刻像团揉皱的锦缎,他嘴里溢出的酒液混着白沫,沾湿了领口的金线绣纹。那是他四十二岁的生辰,本该是金陵城里赏菊赋诗的日子,如今却在汴京的囚院里,成了一场精心布置的催命符。 小周后扑过去想扶他,手指刚碰到他的胳膊,就被太监拦住。那太监尖着嗓子笑:“娘娘莫急,官家赐的酒,哪有不好的道理?”赵光义坐在主位上,手里把玩着玉杯,杯壁映出他半眯的眼。他早就听人说,李煜最近总在夜里念“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些词像针,扎得他坐立难安。 李煜的抽搐渐渐弱了,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像破风箱在响。他看见小周后被两个宫女架着,发髻散了,珠钗掉在地上,滚到他手边。那是他当年亲手为她插的金步摇,如今却成了眼前唯一能抓住的东西。他想起刚登基时,在澄心堂和大臣们讨论水利,那时的金陵,秦淮河的水都是清的;想起和大周后在瑶光殿弹《霓裳羽衣曲》,琴弦断了,她笑着说“此乃天意”;想起城破那天,他光着膀子出城投降,百姓们哭着跪了一路……这些画面像走马灯,转得他眼晕。 “陛下……”小周后的哭声像刀子,割得人耳朵疼。李煜想抬手摸摸她的脸,胳膊却重得像灌了铅。他忽然明白,赵光义要的不是他的命,是要他连回忆都不敢有。那些“雕栏玉砌”的词,那些“一江春水”的愁,在胜利者眼里,都是谋反的证据。 意识模糊的时候,他好像又回到了金陵的画舫上。江风带着桂花的香,歌女们唱着他写的《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原来最好的日子,早就被自己当作寻常过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只吐出几口血沫。血滴在地上,像极了那年被他亲手碾碎的胭脂。 太监凑过来探了探他的鼻息,对着赵光义躬身:“官家,没气了。”赵光义放下玉杯,站起身时,袍角扫过案上的诗卷。那是李煜刚写的《虞美人》,墨迹还没干,“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字,最后一笔拖得老长,像条没力气的蛇。 小周后扑在李煜身上,指甲抠进他冰冷的肉里。她知道,从夫君写下“故国”二字的那天起,这一天就躲不掉。汴京的月亮再圆,也照不亮这囚院的角落,更照不回那千里之外的江南。 第二天,赵光义下旨,追封李煜为“吴王”。下葬那天,送葬的队伍里,有人偷偷念起他的词。那些被禁的句子,像草籽,落在泥土里,反倒长得更疯。谁也没料到,这个亡国之君,会用一管笔,把整个南唐的月光,都永远留在了史书里。 其实赵光义不懂,真正的江山,从来不在金銮殿的龙椅上。李煜输了天下,却用那些带着血和泪的词,赢了比朝代更长久的人心。就像秦淮河的水,能冲垮城墙,却冲不散刻在骨子里的文脉。 #李煜诗词# #南唐后主李煜# #唐后主李煜# #五代李煜# #南唐历史# 信息来源:《宋史·李煜传》、《南唐二主词笺注》

0 阅读:1
古往趣话社

古往趣话社

一起趣话,畅聊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