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7月16日报道,乌鲁木齐,男子在公园打电话,突然被一条未栓绳的狗咬伤,为了自保,他捡起石头打狗。不料,这一举动惹恼了狗主人,上前和男子争执,二人随即扭打在一起。最终,法院宣判男子需赔偿狗主人1.1万余元。网友:不牵绳还有理了?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女子带6只狗入公园,男子被狗咬打伤女子 法院判男子承担60%责任) 在公园里被没牵绳的狗咬了,你捡起石头反击,结果和狗主人打了一架。听起来似乎是狗主人理亏,可谁能想到,被咬的你竟然成了理亏的一方,还要赔对方一大笔钱。 2023年10月一个普通的午后,女子罗女士带着足足六只狗在公园里遛弯。她不仅一次性带这么多狗进入公共场所,而且这些狗全都没有佩戴犬牌和牵引绳,给旁人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就在这时,58岁的吴先生正在公园里打电话。罗女士的一只狗突然冲上来,照着他的腿就是一口。 突如其来的疼痛和惊吓,让吴先生瞬间惊慌不已,他本能地捡起地上的石头砸向那只咬他的狗。 罗女士见自己的狗被打,情绪激动起来,冲上去阻拦,双方的口角很快就升级成了动手。 冲突中,吴先生多次击打罗女士面部,而罗女士也不示弱,不仅撕扯吴先生的衣领,还朝他脸上吐口水。最终吴先生不得不用头撞向罗女士,这场冲突才终于停止。 这场混乱的结局自然是两败俱伤。医院诊断罗女士嘴唇上有伤,门牙也被打得松动了,后续治疗费用不菲。而吴先生这边,除了必须打狂犬疫苗,还因为自身的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等问题,在医院住了整整八天。 面对这样一团乱麻,法律给出了它的裁决。罗女士不给狗拴绳,吴先生被狗咬伤在先,这一点毋庸置疑。可他之后对罗女士施加的暴力,已经超出了必要的反击范围,构成了一起新的侵权。 最终法院判决吴先生承担60%的责任,赔偿罗女士一万多元;罗女士则承担40%的责任,只用赔偿对方1000多元。 自己明明是受害者,却要赔更多的钱,吴先生自然不服,提起上诉。然而,二审法院驳回上诉,强调即使你是受害者,维权也必须通过合法途径。任何过激的暴力行为,只会让你从最初的受害者,变成新的侵权者。 这起冲突的根子在于罗女士不文明的养犬行为。她无形中侵占了他人的安全感,把“公地”变成了自家后院。现有的文明养犬规则,比如外出必须牵引,在这起事件中显得形同虚设。 对此,有人义愤填膺:“明明是狗咬人引发的打架,狗主人就该负全责!”不过这种看法忽略了法律对暴力升级的独立判断。 即便是一方违规在前,另一方也要尽量克制,不让问题不断升级。吴先生从被咬伤后的愤怒反击,到罗女士在争执中的不甘示弱,这种“以暴制暴”的维权,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大的伤害。 这个判决告诉我们,构建一个和谐的公共空间,不仅需要更严格的社会治理和规则执行,也需要每个公民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那么,在面对类似的公共冲突时,我们要平衡内心的怒火与,避免自己从受害者变成下一个侵权者。
[太阳]7月16日报道,乌鲁木齐,男子在公园打电话,突然被一条未栓绳的狗咬伤,为
韫晓生
2025-07-18 19:05: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