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清华教授阎学通:“我现在特别不同意搞什么爱国主义教育,这爱国不爱国不是教

韫晓生 2025-07-20 17:06:28

[太阳]清华教授阎学通:“我现在特别不同意搞什么爱国主义教育,这爱国不爱国不是教育出来的,岳飞他妈妈在他背后刻了四个字,他就能打仗了?如果他妈妈不刻字的话他就不往死里打了吗?这跟刻字有什么关系?”   (信息来源:北方网——阎学通:不应用过激方式表达爱国主义)   清华大学资深教授阎学通抛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论调爱国就像爱父母,是天生的,不需要教。   一个备受尊崇的国际关系学者,为何会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如此尖锐的质疑?他这套“天赋论”,又经得起推敲吗?   我们不妨仔细思考一下,现实生活中,子女对父母的爱,真的都是与生俱来、无师自通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怎么存在孝顺懂事的孩子和忤逆不孝的逆子之间的对比?   即使是血脉亲情,也需要在家庭的日常熏陶和社会的价值引导下,才能真正把爱父母内化于心。   如果爱国是人的本能,那历史上那些卖国求荣的汉奸叛徒,难道是基因突变了不成?一个人的价值观本是一张白纸,是在成长中通过学习、认知和经历,才被涂上色彩。爱国情怀,自然也不例外。   有意思的是,阎教授似乎还以岳母刺字的故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可岳飞之所以成为忠臣典范,绝非仅仅因为背上那四个字,而是在于他从小深受“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浸润。   再看看流浪千年的犹太民族。他们饱受欺凌屠戮,1948年才重建以色列。他们对国家非常珍视,这种珍惜正是从民族的苦难史中淬炼出来的。而这段苦难史的代代相传,本身就是一部最深刻、最沉痛的爱国主义教材。   爱国并非与生俱来,那它究竟从何而来?答案其实很简单:教育。爱国首先基于认知。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山川地理、发展现状都不了解,那份“爱”又将从何谈起?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产生真正的自豪与认同,激发人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当国家面临挑战时,正是这种通过教育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意识,凝聚起万众一心的力量。   而且他曾提出,民众的爱国情感受环境影响,如果国家环境不好,人们就可能不爱国。这种观点听起来似乎很“理性”,却巧妙地将爱国与否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国家。   这不仅可能破坏国家与个人之间平等的对话基础,也模糊了爱国作为公民基本责任与情感归属的本质。爱国,首先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然后才是行之所向。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他对美国学校里升国旗、唱国歌等无处不在的爱国教育仪式似乎选择性忽视,却对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根本性质疑。   由此可见,阎学通教授否定一切后天教育的意义,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相比之下,我国系统性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并非过度,反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和细化的工作。   在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内部的团结与共识。爱国主义,正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此的清醒认知和务实行动。它旨在与时俱进地来构筑国民的精神长城,这远比个别学者那套“天赋论”可靠。  

0 阅读:71

评论列表

竹林呓语

竹林呓语

6
2025-07-20 17:53

不配当中国的教援

改变自己 回复 07-20 18:06
他是公知,只是还没全部露出真面目。

用户11xxx78

用户11xxx78

2
2025-07-20 18:13

所以清北出最多的反派

为梦想而坚持

为梦想而坚持

2
2025-07-21 12:45

阎教授收了西方的钱,让他出来发声祸国殃民,其实他自己也明白自己在乱讲。但没办法,己经上了贼船。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