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乌克兰籍华人公开发言称:“中国要感恩乌克兰,当年卖出那么多军事装备,要不然哪

国际事件纵深谈 2025-07-22 09:43:50

一位乌克兰籍华人公开发言称:“中国要感恩乌克兰,当年卖出那么多军事装备,要不然哪来的今天的山东舰?” 山东舰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母,2013 年开工,2019 年交付海军,这可是中国工程师和工人们实打实拼出来的成果。而山东舰的前身辽宁舰,其核心技术来源于乌克兰的瓦良格号。 但这里有个关键细节:1998 年中国澳门公司以 2000 万美元买下瓦良格号时,这艘航母只是个空壳子,连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都被拆得干干净净。乌克兰当时正深陷经济泥潭,把瓦良格号当废铁卖,说白了就是 “断舍离” 换钱救急。 乌克兰当年确实卖了不少装备给中国,比如野牛气垫船、AI-222 发动机这些。但这些都是明码标价的生意。就说野牛气垫船,中国 2009 年花 3.15 亿美元买了 4 艘,其中前两艘在乌克兰造,后两艘技术转让到中国生产。 乌克兰为啥愿意卖?因为当时国内军工企业嗷嗷待哺,卖装备能换外汇发工资。中国为啥买?因为这些装备能填补技术空白,加速国防现代化。这就是典型的 “周瑜打黄盖”,各取所需。 有人可能会说,乌克兰连航母图纸都给了中国,这不是恩情吗?可别忘了,乌克兰卖图纸也是要收钱的。而且就算有了图纸,把瓦良格号改造成辽宁舰,中国工程师们花了整整 14 年,光解决航母钢材焊接、舰载机起降系统这些难题,就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 而且乌克兰当年卖装备可不止中国一家,上世纪 90 年代到 2000 年代,乌克兰把 T-80 坦克、苏 - 27 战斗机生产线、甚至洲际导弹技术都打包卖过,买家包括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等国。 要是按那位华人的逻辑,这些国家是不是都得排队给乌克兰 “感恩”?但现实是,乌克兰卖装备就是为了换钱,谁出价高就卖给谁,这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再正常不过。 再看中国这边,买装备从来都是带着明确目标的。比如从乌克兰引进 AI-222 发动机,是为了给 L-15 教练机提供动力,后来中国在这基础上研发出了更先进的 WS-11 发动机。这种 “引进 - 消化 - 吸收 - 再创新” 的模式,才是中国军工发展的核心逻辑。 说白了,中乌之间的军事交易就是一场纯粹的商业行为。乌克兰卖装备是为了救经济,中国买装备是为了搞发展,双方都在规则内行事。要是真论 “恩情”,当年中国在乌克兰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可是实打实掏出真金白银买装备,帮乌克兰保住了部分军工企业的饭碗。如今乌克兰某些人却把商业行为包装成 “道德施舍”,这就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味道了。 军事交易从来都是冷冰冰的利益交换,不存在谁欠谁的情。把商业行为上升到道德高度,要么是不懂市场规则,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山东舰的诞生,是中国科技实力和工业能力的体现,和 “感恩” 二字毫无关系。

0 阅读:0
国际事件纵深谈

国际事件纵深谈

多维度谈论国际事件,提供深度且全面的分析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