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女子开车时发生碰撞,安全气囊没有包裹住方向盘,导致自己的手臂被炸伤。她怀疑

赵蕾说道社会因果 2025-07-23 15:01:42

浙江,女子开车时发生碰撞,安全气囊没有包裹住方向盘,导致自己的手臂被炸伤。她怀疑安全气囊没有正确打开,因此要求退车,对方却认为这不是质量问题,拒绝了女子的要求。 据《1818黄金眼》7月23日报道,孙女士在城市交通道路上正常左转弯,结果对方车辆没有注意到,两车发生了碰撞。 当时对方车辆的引擎盖翘了起来,而自己的大灯也受到了损坏。交警判定孙女士负主要责任,对方负次要责任。 但这不是孙女士最担心的事情,她最关心的是发生碰撞时,自己的左手臂怎么会被炸伤,伤口有香皂那么大,她觉得这太夸张、太不应该了。 按道理说,碰撞时安全气囊弹出来,能让自己和方向盘保持一定距离,不会直接碰到方向盘上。但当天的安全气囊没有包裹方向盘,而是直接冲着自己来,她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再看副驾驶的安全气囊,把仪表台包裹得好好的,主驾驶的却不一样,她认为这肯定是导致自己被炸伤的主要原因。 她赶紧通知当地门店处理,对方赶来时,车子已经被拉到了附近的修理厂。工作人员前往检查后表示,车子没有质量问题,安全气囊也是正常打开的。 孙女士不满意,把手臂伸给对方看,说从来没遇到过安全气囊在保护自己时还把人炸伤的情况,所以认定是车子的问题,要求退车。 对方也有些生气,直接甩出一句:“早知道你的目的是退车,我们来都不会来。” 孙女士又联系了厂家,对方过了几天也没有回应,最后只好找到调解员。 孙女士表示,自己一年前花27万买了这辆长安车,当时认为长安是国企、大厂,值得信赖,所以看了两次就下定决心购买了。 7月7日发生这件事后,对方一直拖着没解决,希望调解员帮忙协调。 调解员向4S店店员询问事情的原因,对方叙述了他们看到的情况:副驾驶的安全气囊全方位包裹了仪表台,而主驾驶的安全气囊没有包裹方向盘,而是直直地冲向了孙女士。 这就像降落伞一样,伞打开了才能保护人,伞没打开,人自然会受伤。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炸伤时,店员表示,车子里有类似化学物品,发生碰撞时,车子一旦检测到,就会利用这种物质瞬间将气囊充满气,以此保护车主。 虽然了解了实际情况和安全气囊的原理,但不管是4S店还是厂方的售后人员,都认为安全气囊打开属于正常情况,即使没有包裹方向盘,也属于正常。 他们认为,交通事故情况各异,安全气囊会根据不同情况呈现不同状态,因此拒绝了孙女士的退车要求。 那么,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安全气囊没有包裹住方向盘是否正常? 一般情况下,主驾驶的安全气囊应该从方向盘中央的盖子弹开并展开,以便保护孙女士的头部和胸部。 如果真如孙女士所说,副驾驶的安全气囊完全包裹住了仪表台,而主驾驶的气囊却没有包裹住方向盘,这可能是不正常的表现。 安全气囊的打开确实要受到实际情况、撞击程度以及角度的影响,确实不排除安全气囊会以这样的形式打开。 目前不能仅因孙女士讲述的内容而判定安全气囊有问题,还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界定。 二、孙女士能否要求店家赔偿手臂炸伤的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1203条规定,产品存在缺陷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产品的生产者进行赔偿,也可以请求产品的销售者进行赔偿。 如果孙女士能够证明手臂受伤是由于安全气囊展开过程中存在缺陷导致的,那么她有权要求店家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损失。 但如果店家能够证明安全气囊的展开符合设计标准和行业规范,是由于孙女士自身未正确使用安全带等原因导致受伤,那么店家可能无需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责任。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1818黄金眼》7月22日报道。

0 阅读:24
赵蕾说道社会因果

赵蕾说道社会因果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你能喜欢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