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除夕,18岁的池煜华和15岁的小丈夫圆了房,刚结婚三天,丈夫就去打仗了,离别的时候,池煜华承诺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会等丈夫回来,谁知竟然等了72年,也没等来丈夫,只等到了政府送来的阵亡通知书和烈士证。 1920年初春,9岁的池煜华由其姨母从隔壁的山村带到李家,做童养媳。 李家的院子里,6岁的李才莲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女孩。他还不明白什么是童养媳,只知道家里来了一个姐姐。李家虽然也是贫苦农家,但祖母和父母对这个小女孩都很和气,给她安排了一间小屋子。李才莲的父亲比较开明,有远见,尽管家里柴米油盐都难以应付,还是借钱把李才莲送进了茶园豪溪的青年学校。学校有位教师叫刘月春,是中共党员,他十分欣赏李才莲的好学和为人,有意识地对李才莲进行革命教育。李才莲回到家中时,经常捧着一些进步书刊埋头阅读。池煜华看着他专注的神情,默默地为他点亮油灯,端来热茶。她发现李才莲变得更加沉稳,眼神中多了一种坚定的光芒。 1927年春天,年仅14岁的少年李才莲就被刘月春吸收进秘密农会。从那时起,李才莲经常外出参加各种活动,有时要到深夜才回家。池煜华从不多问,只是在他回来时为他热好饭菜。她察觉到李才莲身上发生的变化,他变得更加严肃,说话也更有分量了。 1929年腊月二十九,李家的老房子里传出阵阵忙碌声,年仅15岁但已是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的李才莲在祖母操持下,与18岁的池煜华准备圆房。池煜华在房间里整理着嫁妆,虽然只有几件简单的衣物和一床薄被,但都被她叠得整整齐齐。 祖母在堂屋里布置着简陋的婚礼现场。她把家里仅有的两支红蜡烛点燃,摆在八仙桌上,又找出一块红布铺在桌面。李才莲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但很整洁的中山装,这是他参加革命活动时穿的那件。池煜华穿着新做的深蓝色棉布衣裳,头上戴着一朵用红纸做的小花。 婚礼仪式在傍晚时分举行。几个亲戚邻居聚在李家的堂屋里,见证这对青梅竹马的结合。祖母主持仪式,让两人在祖宗牌位前鞠躬。池煜华和李才莲并肩而立,在昏黄的烛光下向祖先行礼。简单的仪式结束后,众人散去,只留下新婚夫妇。 这时,池煜华才知道丈夫是共产党的"大官"。新婚之夜,李才莲拉着池煜华坐在床沿上,认真地告诉她自己的真实身份。他说自己不仅是共产党员,还担任着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的重要职务。池煜华听后点点头,虽然她不完全理解这意味着什么,但能感受到丈夫肩上担子的重量。 新婚的三天里,李才莲尽可能地陪伴着池煜华。他们一起在院子里劈柴,一起到村头的水井打水。李才莲叮嘱她:"守好家,多识字!"他开始教池煜华认字,用树枝在土地上写字,教她认识简单的汉字。池煜华学得很认真,反复练习每一个笔画。 大年初二的清晨,李才莲必须离开了。第三天,李才莲便告别妻子,去福建等地开展工作。天还没有完全亮,池煜华就起床为丈夫准备行装。她把自己连夜赶制的鞋垫塞进他的包里,又包了一些炒米和咸菜做干粮。 李才莲离开后,池煜华独自承担起照顾公婆的重任。丈夫走后,池煜华也参加了革命,并历任中共杨殷县委的巡视员、中共熬原区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长等职。她按照丈夫的嘱咐努力学习文字,从村里的老先生那里学认字,晚上在微弱的油灯下练习写字。经过不懈努力,池煜华从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基层干部。 1933年春天,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池煜华终于打听到了丈夫的消息,她步行数百里,来到宁都县看望李才莲。那次艰难的寻夫之旅让池煜华吃尽苦头。她背着简单的行李,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步走向宁都。脚上磨出了血泡,衣服被荆棘划破,但她从未停下脚步。当她在宁都见到李才莲时,两人紧紧拥抱,泪水模糊了双眼。 那次重逢只有短短几天时间。在池煜华动身前往兴国办理调动手续时,李才莲对妻子说:"战争时期,消息不很确定,如果有人说我死了,千万不要相信,记住,等着我!"这句话深深印在池煜华的脑海里,成为她此后几十年坚持等待的精神支柱。李才莲还送给她一面小镜子作为信物,池煜华将它贴身收藏。 1935年5月,李才莲在瑞金铜钵山战斗中被叛徒杀害,年仅22岁。但远在兴国的池煜华并不知道这个消息。当有人告诉她李才莲可能已经牺牲时,她记住了丈夫不要她轻信流言的告诫,决定去瑞金寻找丈夫。她一路乞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寻遍了整个赣南山区。 1983年,民政部终于查实李才莲已在1935年2月牺牲,池煜华收到了一张烈士证,但是她依然在等着李才莲。即使手里拿着官方的证明,池煜华依然相信丈夫会回来。她把烈士证收藏起来,但每天的等待从未停止。 2005年4月24日,95岁的池煜华在那间老房子里平静地离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床头还放着李才莲当年送给她的小镜子和他写的那封信。彼时的她还不知道,李才莲早在南方游击战争时已经牺牲,牺牲时年仅22岁。池煜华用72年的守候书写了一段传奇,她的故事至今仍在兴国县的山村里流传,成为那个革命年代最动人的爱情见证。
1928年除夕,18岁的池煜华和15岁的小丈夫圆了房,刚结婚三天,丈夫就去打仗了
熹然说历史
2025-07-23 23:12:58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