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个沈阳的穷会计突然穿上了皮大衣,戴上了手表,就在群众都以为他有贪污

元芳侃历史 2025-07-27 11:01:57

1952年,一个沈阳的穷会计突然穿上了皮大衣,戴上了手表,就在群众都以为他有贪污的嫌疑时,这会计却无奈地表示:钱是毛主席给的。该名会计名叫毛万才,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毛泽青。他的父亲名叫毛贻经,是毛主席的叔父。

毛泽青,1916年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原名毛万才。他的父亲毛贻经是毛主席的叔父,两人是堂兄弟。毛氏家族“泽”字辈有十兄弟,毛主席排行老三,毛泽青是最小的老十,两人差了23岁。小时候,毛泽青就听过毛主席的事迹,心里满是敬仰。他立志要像堂兄一样,为国家做点啥。 1937年,毛泽青到了延安。毛主席安排他跟着四哥毛泽民去新疆学习和工作。在那儿,他学会了打算盘,掌握了会计的本事。后来回到延安,他被分配到解放军印刷厂管财务。为了安全,他改名毛万才,从没对外提过自己是毛主席的亲戚。毛主席对家里人要求特严,毛泽青心里清楚,所以他一直低调做人,默默干活。 1949年1月15日,毛主席亲笔给他写了封信,叮嘱他好好工作,别打着自己的旗号乱来,一切听组织安排。毛泽青把信收好,几十年都记着这话,踏踏实实过日子。

到了沈阳,毛泽青在一家单位当会计。他身材高大,是个地道的湖南人,但从不跟人讲自己的家世。同事只知道他叫毛万才,工作认真,生活简单。他每天埋头算账,账目清清楚楚,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从没见他抱怨过啥。 他不爱张扬,也不靠关系谋好处。毛主席的教导他一直记在心里,能靠自己就不靠别人。他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干着,像是单位里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1952年,全国掀起了“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查得可严了。就在这时候,毛泽青的日子起了波澜。有一天,他来上班,身上多了件厚实的皮大衣,手腕上还戴了块手表。平时穿得破旧的他,这变化太扎眼了。同事们议论开了:“这老毛哪来的钱?不会是贪了吧?” 没几天,办案人员就找上门了。他们把他叫去审查,问他这些东西哪来的。毛泽青解释说是堂兄给的,可没人信。他不想搬出毛主席的名字,毕竟毛主席早就说过别靠他。可逼得没办法,他只好说了实话:“我叫毛泽青,是毛主席的堂弟。”办案人员愣住了,赶紧让他拿证据。

毛泽青拿出毛主席写给他的信,还有一张老照片。调查一核实,果然不假——这些东西真是毛主席给的,包括300块钱现金和一些生活用品,连那块手表都是毛主席用过的旧货。误会解开了,有人问他为啥不早说,他只回了句:“三哥要求我们严格,我不能靠他解决问题。” 风波平了,毛泽青没多说啥,回去接着干活。他的账本还是那么清楚,日子还是那么朴素。他用行动证明自己没贪,也没想靠毛主席的名头捞好处。同事们慢慢也明白了,这个高个子湖南人,真不是那种会乱来的人。 1972年,毛泽青身体不行了,提前离休。可他闲不住,拄着拐杖去菜市场扫地,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市场里的人都夸他,可没人知道他跟毛主席有啥关系。1981年春天,他在辽宁抚顺去世了,65岁。他这一辈子,没贪过一分钱,没求过啥特殊待遇,靠自己双手过日子,也用汗水回报社会。

0 阅读:53
元芳侃历史

元芳侃历史

专注于给大家推这种好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