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夏之时抄起一把菜刀,就朝着妻子董竹君砍去。董竹君侧身一闪,没被伤到,她光着脚夺门而出,披散的头发随风乱舞,而丈夫还在身后穷追不舍,大喊着要砍死她。
董竹君1900年出生在上海,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靠给人做点零活糊口。尽管日子艰难,爹妈还是咬牙供她读了几年书,想让她有点出息。可惜天不遂人愿,她13岁那年,父亲病倒,家里彻底垮了。为了活下去,她被卖进青楼当歌女。那时候的青楼不是什么好地方,但董竹君硬是凭着聪明和才艺,成了头牌,攒了点名气,也攒了点钱。 董竹君16岁那年,认识了夏之时。夏之时当时是个革命党人,年轻有为,参加过辛亥革命,风头正劲。他看上了董竹君的才貌,主动追求,还帮她赎身脱离青楼。1917年,两人结了婚,婚后董竹君跟着夏之时去了日本。她在那边读书,接触新思想,眼界大开,生了四个女儿,日子看着挺美满。可夏之时毕竟是大男子主义,家里大事小事都得听他的,董竹君的独立性格慢慢跟他拧上了。
夏之时革命那会儿是个英雄,可革命成功后,他仕途不顺,心态就变了。他在四川当过官,但没多久就丢了差事,脾气越来越差,动不动就冲家里人发火。董竹君呢,受过教育,又在日本见过世面,不甘心一辈子当个听话的小媳妇。她想管家,想做事,可夏之时觉得女人就该在家带娃,两人想法越来越不对付。加上夏之时疑心重,老觉得董竹君看不上他,夫妻俩吵架成了家常便饭。 1929年,矛盾终于炸了。那年夏天,夏之时因为长女夏国琼跟一个男学长走得近,气得不行。他觉得这丢了他的脸,当场就跟董竹君大吵一架。夏之时本来就憋着一肚子火,这次彻底失了控,抄起菜刀就朝董竹君砍过去。董竹君反应快,侧身躲过,顾不上穿鞋,光着脚就跑出了家门。夏之时还不罢休,提着刀在后面追,嘴里喊着要砍死她。幸好路上有人拦住,不然真不知道会出啥事。这件事成了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董竹君彻底看清了夏之时的真面目。
追砍事件后,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回了上海。她铁了心要离婚,哪怕夏之时威胁不给钱、不让见孩子,她也没回头。离婚后,她日子过得苦得不行,手里的东西都典当了,还借钱开了个纱管厂,想养活自己和孩子。可那时候战乱不断,生意不好做,纱管厂没多久就倒了。后来她又试着搞黄包车公司,还是赔得血本无归。眼看走投无路,她想起自己会做川菜,就开了个小饭馆,叫锦江川菜馆。她改良菜品,抓服务质量,慢慢地,饭馆火了起来,成了上海滩有名的吃饭地儿。 锦江川菜馆赚了钱,董竹君没满足,她眼光放得更远。1935年,她把饭馆升级成锦江饭店,定位高端,专门招待有钱人和外国人。她凭着自己的头脑和人脉,把饭店经营得风生水起,连不少名人政客都成了常客。抗战期间,饭店生意受影响,她就低价卖饭给穷人,硬是撑了过来。解放后,她把饭店交给国家,自己退居幕后。锦江饭店后来成了上海的地标,她也成了商界传奇。
董竹君不光自己拼出一片天,还把四个女儿教得特别出色。长女夏国琼学钢琴,成了有名的钢琴家;次女夏国秀去了美国留学,混得也不错;三女夏国璋和四女夏国瑛后来参与了八一制片厂的创办,干得有声有色。四个女儿个个有本事,全靠董竹君咬牙供她们读书。她常说,孩子得靠教育,不能靠爹,这话在她身上真应验了。 董竹君晚年过得挺平静,儿女有出息,她也安心了。1997年,她在上海去世,活了97岁。她这一辈子,从青楼歌女到商界大佬,再到四个女儿的坚强后盾,经历的事儿比谁都多。她没靠过谁,就靠自己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硬是闯出了一条路。去世后,上海滩的人提起她,都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