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赵尚志牺牲后,一个汉奸在查验时,用脚踢了踢他的脑袋,这时,旁边叛变的

提莫说热点 2025-08-08 03:34:40

1942年,赵尚志牺牲后,一个汉奸在查验时,用脚踢了踢他的脑袋,这时,旁边叛变的战友打了这个汉奸一巴掌,怒喝道:“你是没有手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2月12日的黑龙江鹤立县,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把雪地冻得像铁板一样硬。天还没亮透,林子里突然响起一声枪响,惊得树梢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这一枪打中的是东北抗联赫赫有名的赵尚志将军,开枪的却是他身边最信任的警卫员刘德山。 谁都想不到,这个跟着赵尚志钻山沟、吃树皮的老部下,早就在暗地里投靠了日本人。 赵尚志倒下的时候,手里还攥着刚画好的作战地图。铅笔尖戳破了纸张,就像他最后的不甘刺破了东北的寒冬。 这个让日军头疼的"满洲之癌",曾经带着百来号人在冰趟子设伏,把上千日军打得哭爹喊娘。日本人悬赏一万大洋要他的脑袋,可谁都没想到,最后要了他命的竟是朝夕相处的自己人。 等日军赶到现场时,赵尚志还有一口气。他瞪着眼睛看刘德山,一句话都没说。那种眼神,后来在场的人回忆起来都说,比东北的冬天还冷。 日本人找来当地一个汉奸验尸,这家伙为了讨好主子,竟然抬脚就往赵尚志头上踢。就在这时候,站在旁边的张秀峰突然冲上去给了他一巴掌。 张秀峰也是个叛徒,曾经是赵尚志的贴身警卫。他跟着赵尚志在深山老林里打过游击,吃过发霉的苞米面,穿过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赵尚志教他认字,把自己的棉鞋让给他穿。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还是没扛住日本人的威逼利诱,跟着刘德山一起当了汉奸。 但就是这个叛徒,看见有人用脚踢赵尚志的头,竟然红了眼眶,一巴掌扇过去还骂:"你是没有手吗?" 这话听起来很怪,可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在东北抗联最困难的时候,是赵尚志带着大家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坚持战斗。日本人搞归屯并户,把老百姓都赶进集团部落,想切断抗联和群众的联系。 赵尚志就带着战士们啃树皮、吃草根,硬是在白山黑水间撑了十四年。这样的人,就算死了,在张秀峰心里也还是那个让他又敬又怕的赵司令。 日本人把赵尚志的遗体运回县城,想借机震慑老百姓。可他们没想到,老百姓看见赵尚志的遗体,不是害怕,而是偷偷抹眼泪。 有个卖烧饼的老头,冒着被抓的风险,在赵尚志的遗体前放了两个热乎乎的烧饼。这事后来传开了,日本人抓了老头审问,老头就说:"我就是看赵将军走得可怜,给他送口热乎的。" 赵尚志牺牲那年才34岁,可他带领的抗联部队牵制了数十万日伪军。 后来查阅日军档案发现,光是1937年到1938年,赵尚志的部队就和日伪军打了上百仗。日本人为了抓他,还专门成立了赵尚志讨伐队,可直到他牺牲,都没能让他低头。 那个打了汉奸一巴掌的张秀峰,后来结局很惨。日本人觉得他不够忠心,把他打发去煤矿当苦力。解放后他被抓起来审判,临刑前还念叨着赵尚志教他认字的事。 而那个开枪的刘德山,也没落得好下场,日本投降前就被自己人灭了口。 现在鹤立县那片雪地上立了块碑,上面刻着赵尚志的生平事迹。每年2月12日,都有老百姓自发去献花。 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抗联战士说:"赵司令当年要是肯低头,早就能当大官享清福了。可他宁可吃树皮也不投降,这才是真英雄。" 赵尚志的故事在东北流传了八十多年,老百姓说起他,不叫他将军,都亲切地喊他老赵。他牺牲的那片林子,现在松树长得特别高,当地人说是沾了英雄的血。 而那个打了汉奸一巴掌的叛徒张秀峰,用最矛盾的方式告诉后人,有些人的尊严,连叛徒都不敢亵渎。 信源参考: 新华社《民族英雄赵尚志》 央视新闻《赵尚志:白山黑水间的抗日英雄》 《东北抗日联军史》 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日伪档案《赵尚志讨伐作战记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