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地主徐裴章被判死刑,行刑时,他已没了盼头。谁知,地委书记却派人送来一

靖江的过去 2025-08-11 19:18:16

1951年,地主徐裴章被判死刑,行刑时,他已没了盼头。谁知,地委书记却派人送来一封信:“徐裴章对革命有功,枪下留人!” 这封信的出现,让原本板上钉钉的死刑,出现了转机。 徐裴章抬头瞅了瞅那信封,看到落款是 “张体学” 三个字,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这个名字,瞬间勾起了他五年前的一段回忆。 1946 年那个下着大暴雨的夜晚,那时候,张体学还是鄂东独立第二旅的政委,浑身是血,“哐当” 一声撞开了他家后门。 身后枪声 “砰砰” 响个不停。 “徐先生,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 张体学一边喘气一边说。 赵辛初跟在他后面,两个人的军装都被扯得破破烂烂的,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管家老周吓得声音都抖了:“你疯啦?藏着共产党,那是要掉脑袋的罪!” 徐裴章盯着张体学左脸上刚划的刀伤,突然想起三年前赵辛初的哥哥赵辛民。 赵辛民是国民党的营长,武汉会战的时候,跟他在一个队伍里。 赵辛民快不行的时候,拉着他的手说:“裴章兄,以后要是见到我弟弟辛初,你多照看照看他。” 想起赵辛民的嘱托,再看看眼前狼狈却坚定的张体学和赵辛初,徐裴章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徐裴章咬了咬牙,把张体学和赵辛初藏到了柴房的夹层里。 那时候,宿松县城已经戒严三天了。 国民党的士兵挨家挨户地搜,街上到处都贴着悬赏的告示,上面写着:“抓住张体学、赵辛初,赏十万银元!” 徐裴章自己给他们俩送饭。 每次掀开草席,都能看见张体学借着煤油灯的光,拿根树枝在地上画打仗的图。 赵辛初心里过意不去,说:“徐先生,你这是拿全家的性命在赌啊。” 徐裴章往火盆里扔了块炭,说:“当年你哥在台儿庄替我挡过子弹。” 他把声音压得低低的,“明天我让账房先生带你们出城,通行证是托县党部的王秘书弄的,他欠我三亩水田的情分。” 第二天,出城的计划如期进行。1946 年 7 月 15 日天刚亮,徐裴章的马车刚出东门,守城的士兵就把车拦住了。 “车上装的啥人?” 班长举着刺刀,一步步靠过来。 账房先生把帘子掀开,露出满车的药材,说:“这是徐老爷给国民党受伤的士兵送的药材。” 士兵正要上车搜,远处 “轰隆” 一声响,是张体学之前埋的土雷炸了。 趁着乱劲儿,马车赶紧跑出了城。 徐裴章站在城楼上,看着马车慢慢消失在早上的雾里,手心全是汗。 本以为事情会就此平息,可没几天,麻烦就找上门了。 过了三天,国民党的军队把徐裴章家围了。 带头的连长一脚踹开书房门,吼道:“有人说你藏了共产党!” 徐裴章指着墙上的《耕织图》,不慌不忙地说:“长官别开玩笑了,我就是个乡绅,只知道遵守规矩。”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 1951 年,徐裴章因为地主的身份,被推上了公审大会。 台下的人喊口号,声音大得震耳朵:“打倒地主恶霸!”“血债要血偿!” 徐裴章的话刚说出口,就被口号声盖过去了。 审判员把法槌 “啪” 地一敲,他忽然想起张体学临走时说的话:“徐先生,大恩不言谢,以后有机会的话……” 就在徐裴章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张体学的信及时送到了。 但大家根本不相信这事是真的,有人气得拍桌子:“地主救共产党的干部?这根本就是瞎编的故事!”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 当时的黄冈地委书记赵辛初,连夜坐车赶了过来。 他带的牛皮箱子里,装着 1946 年徐裴章给他们做的假通行证原件,还有张体学亲手写的证明材料。 赵辛初扶了扶眼镜,说:“同志们,1946 年中原突围的时候,徐裴章不光救了我们的命,还给了三百块银元当路费。” “这些证据,足够说明他对革命是有功劳的。” 会议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了。 经过核实,徐裴章的冤屈得以洗刷,他重获了自由。 徐裴章走出看守所的时候,棉袄口袋里揣着刚发的 “开明士绅” 证明。 张体学让人带话说:“日子要是过不下去,随时到武汉找我。” 他看着县城外的稻田,远处几个戴红袖章的土改队员正在量地。 老周蹲在路边抽旱烟,看见他,嘴巴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几年后,一场天灾让徐裴章再次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1954 年长江发大水,徐裴章把自己剩下的二十亩水田全捐了。 县政府送了面 “抗洪模范” 的锦旗,挂在他家门框上。 他对着锦旗上的镰刀锤头图案,小声念叨:“辛初啊,你哥要是在天有灵,该高兴了。” 1982 年,赵辛初当上了粮食部部长,偷偷让人到宿松县看看徐裴章。 那时候,徐裴章已经是县政协委员了。 在他简单的办公室里,玻璃板下面压着两张发黄的照片。 一张是 1946 年他和张体学、赵辛初的合影,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三个人的脸都被涂黑了。 另一张,就是 1951 年那封救了他命的信。 这段故事,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来,让人记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还有这样一段不一般的过往。

0 阅读:4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