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汉景帝刚下朝,正打算去宠妃那那里放松下,郦寄突然跑过来,跪地恳求:"陛下,我想娶你丈母娘!"景帝瞬间暴怒:"你难不成想给我当岳父?真是不知死活!" 汉景帝的岳母,便是汉朝皇后王娡的母亲,汉武帝刘彻的亲祖母。 臧儿,是西汉初年的一位传奇女性。她的出身不算普通,是秦朝末年燕王臧荼的孙女。不过臧荼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因谋反被杀,臧家也因此失势,臧儿只能嫁给普通人家。 臧儿有过两段婚姻。她先嫁给槐里的王仲,生了一儿两女(儿子王信,女儿王娡、王皃姁);王仲死后,她又改嫁到长岭的田氏,生了田蚡、田胜。 郦寄爹是郦商,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封了曲周侯,在朝堂上说话有分量。郦寄从小在功臣堆里长大,跟皇室子弟称兄道弟,性子却比他爹活络,眼里总带着点算计。那会儿他刚袭了爵位,手里握着些兵权,却总觉得根基不稳——郦家虽是功臣,可比起萧何、曹参这些老牌家族,还是差点火候。他急需找个靠山,把家族地位焊得更牢。 臧儿这时候的身份,早不是当年那个失势的燕王孙女了。大女儿王娡嫁了汉景帝,从普通姬妾爬到皇后位,小女儿王皃姁也成了景帝宠妃,哥俩王信、田蚡(同母异父)一个封了侯,一个在朝堂上崭露头角。臧儿自己呢,虽已年近五十,却比谁都懂朝堂的门道。她靠着女儿们的势,把臧家、王家、田家拧成一股绳,连窦太后都得给她几分面子。 郦寄跪在地上,额头抵着金砖,声音却没抖:"陛下息怒!臣绝非戏言。臧夫人精明能干,持家有道,臣......臣是真心仰慕。" 这话半真半假。真心是真的——娶了臧儿,就成了皇后的继父、未来太子(刘彻)的继外祖父,郦家跟皇室的关系能绑得死死的。仰慕是假的——他看重的,是臧儿背后那串盘根错节的势力。 景帝气得踹翻了旁边的铜鹤香炉,香灰撒了郦寄一后背。"仰慕?"他指着郦寄的鼻子骂,"你小子算盘打得朕在未央宫都听见了!她是朕丈母娘,你娶了她,朕见了你得喊啥?岳父?你这是要翻天!" 旁边的侍卫吓得大气不敢出,谁都知道景帝脾气爆,当年晁错就是被他一声令下腰斩的,郦寄这胆大包天的请求,够砍十回脑袋了。 郦寄却没抬头,继续说:"陛下,臣只想为朝廷稳固出力。臧家、王家、田家如今势大,臣愿与他们联姻,共护大汉江山。"这话戳中了景帝的心思——他近来正愁外戚势力太盛,窦太后的侄子窦婴、皇后的弟弟田蚡,明里暗里较劲,要是郦家能掺进来制衡一下,未必是坏事。 景帝的气消了点,盯着郦寄看了半晌。这小子虽然滑头,却没什么坏心眼,郦家也向来忠心。他忽然想起臧儿前阵子跟王娡念叨,说自己一个人住着冷清——臧儿的第二任丈夫田氏去年刚死,她确实是孤身一人。 "你让朕想想。"景帝甩下这句话,转身往宠妃宫里走,心里却翻江倒海。答应吧,辈分乱成一锅粥,传出去像话吗?不答应吧,错失一个制衡外戚的机会,还伤了郦家的心。 这事很快传到臧儿耳朵里。王娡急得跑来劝:"娘,您可千万别答应!这成何体统?" 臧儿却坐在梳妆台前,慢条斯理地梳着头发,笑道:"急啥?陛下没直接杀他,就说明这事有戏。"她太懂权力的游戏了——郦寄想靠她,她何尝不想靠郦家?田蚡虽能干,却太贪;王信太老实,撑不起场面。郦家有兵权,为人也稳,正好补了自家的短板。 三日后,景帝在朝堂上提了一嘴:"郦寄年富力强,臧氏品行端方,朕......准了。" 满朝文武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窦婴刚想反对,被景帝一个眼神瞪了回去。田蚡却偷偷乐了——多了个有兵权的"继父",以后跟窦婴斗更有底气了。 婚礼办得不算张扬,却足够体面。臧儿穿着一身红裙,比年轻时还精神,郦寄站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景帝出席时,全程没跟郦寄说一句话,可散席时,却让内侍给郦寄送了坛好酒——算是默认了这层关系。 婚后的日子,竟出奇地安稳。郦寄借着臧儿的关系,在朝堂上更受信任,平定七国之乱时,他带的兵冲在最前面,立了大功。臧儿则借着郦家的兵权,把王家、田家的子弟一个个推上去,为后来刘彻登基铺了路。 有人背后骂郦寄"乱伦",说臧儿"不知廉耻",可这俩人压根不在乎。他们心里清楚,在皇权面前,辈分、名声都是虚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联盟才靠得住。 后来汉武帝刘彻登基,郦寄成了"继外祖父",虽没掌太大权,却安安稳稳活到了七十多岁。臧儿则看着外孙成了千古一帝,看着田蚡当上丞相,王家、臧家、郦家,都成了汉朝响当当的家族。她临终前,拉着王娡的手说:"娘这辈子,没为自己活过,可娘不后悔。" 信息来源:基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书·外戚传》《史记·田蚡列传》等史料记载综合创作。
公元前193年,曹参正在家中喝酒。下人突然来报,“丞相萧何去世了。”曹参一听,丢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