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死得最冤的5位名将,曹魏东吴各一位,蜀汉有3位,都是谁? 1、曹操枕边的噩

吴术轩说 2025-08-30 09:35:44

三国死得最冤的5位名将,曹魏东吴各一位,蜀汉有3位,都是谁?

1、曹操枕边的噩梦:典韦之冤 若论死得毫无防备且冤枉透顶,曹魏阵营里典韦首当其冲。 他仿佛一头被牵累的猛兽,兀自酣睡时,主人的风流债却替他招来了灭顶之灾。 宛城之战,曹操志得意满地接纳了张绣的归顺,却按捺不住将手伸向了张绣美貌寡居的婶婶邹氏。 这等羞辱,点燃了张绣胸中的怒火。 他们为这场预谋准备得极为阴损:提前偷走了典韦视为左右臂的双戟。 当叛军冲杀至曹操营门时,喝得醉眼朦胧的典韦骤然惊醒,甚至来不及披挂整齐,只能赤膊上阵。 没有趁手兵器,他便抄起寻常士兵的长戟,甚至抡起桌椅板凳这类物件做武器。 典韦凭着一身横练的筋骨和悍不畏死的凶性,硬生生堵在大帐入口狭窄处,生生为曹操争取了逃命的时间。 他的身躯仿佛一堵移动的城墙,每一次挥击都扫开一片血路。 然而,血肉之躯终究敌不过准备充分的刀箭。 箭矢密集如雨点般射来,叛军前赴后继地涌上。 最终,典韦像一座血染的山丘般轰然倒下。 典韦战死后威严依然骇人,敌军竟被其尸身散发的凛冽煞气迫退数里。

2、江东折翼的雄鹰:孙策之憾 孙策继承父志,在江东横扫诸强,奠定了孙氏基业。 一场寻常的狩猎,成了他生命的分岔口。 许贡死后潜伏于山野的三个门客,怀揣着为主复仇的决绝之心,静静蛰伏等待机会。 孙策轻骑简从,仅带了几名侍从深入山林,浑然未觉暗处杀机已至。 混战中,意外发生了:也许是格挡时的冲击过大,也许是兵刃保养不善,他那柄近身佩戴的防身短剑,竟齐刷刷断裂! 关键时刻,保命的家伙掉了链子。 空着双手面对三名刺客舍命的箭矢扑杀,孙策无力回天,面颊被箭矢重创。 三个刺客或被当场格杀,或被事后迅速灭口,所有线索中断,真相永埋尘沙。 一个正要搅动天下风云的江东雄主,竟如同被猎人击落的雏鹰,栽在几个籍籍无名的匹夫手中。 这大概就是天妒英才的残酷玩笑吧!

3、武圣的黄昏:关羽的悲歌 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这是他名望达到巅峰的时刻,亦是其毁灭的开始。 曹操惊惧,急忙调集各路大军;而更危险的敌人,却是盟友阵营里那双觊觎的眼睛。 吕蒙抓住了关羽倾巢而出、后方极度空虚的软肋,一场伪装成商船的千里奔袭,兵不血刃地袭取了荆州。 压垮骆驼的不只是吕蒙的明枪,更是自己人的暗箭。 糜芳、傅士仁这两位被寄予守土重任的将军,竟轻易献城投降,彻底断绝了关羽的归路。 败退路上,士兵溃散,绝望如冰冷的湖水一点点漫过胸膛。 麦城,成了这位骄傲了一辈子的武圣的囚笼。 他没有轰轰烈烈地战死疆场,而是被生擒、被审判、被处决——一个屈辱结局。 他临刑时脑中激荡的,恐怕不仅是樊城外的滔天洪水,更是荆州城门缓缓开启,糜芳那张面无表情的脸。

4、老将的挽歌:黄忠的哀愁 黄忠在垂暮之年迸发出人生耀眼的光芒,定军山斩杀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头功,证明了自己宝刀未老。 夷陵战场僵持不下,蜀军士气低落。黄忠得知吴军宿将程普病逝,顿生一计。他向刘备请缨,愿以自身为饵破局。 次日,两军阵前,白发苍苍的黄忠身着银甲,仅带数十亲兵出阵。他公然设下祭台,洒酒祭奠故去的吴将程普,言辞中对这位敌国老将流露出惺惺相惜之意。此举在压抑的吴军阵中投下巨石——表面是吊唁,实则是揭开吴军痛失栋梁的伤疤,激起轩然大波。 果然,数员被激怒的吴将不顾陆逊严令,领数千兵马疯狂杀出。黄忠见计成,立即率亲兵回撤,意图将这股冒进之敌引入刘备预设的埋伏圈。就在即将成功撤回辕门之际,侧面密林中突袭而至的毒牙露出了獠牙。一支刁钻冷箭破空飞来,力道奇大,精准狠辣。黄忠虽尽力闪避,左肩仍被洞穿,箭头深透入骨。 这位为破局甘愿以身为饵的老将,血染征袍被抬回大营。箭创过重,回天乏术。黄忠最终未能亲眼得见大军取胜,带着未能完成诱敌任务的深深遗憾溘然长逝,倒在了自己为刘备、为蜀汉大军寻得生机而布下的险局之中。冷箭夺命的,正是埋伏已久的东吴射手马忠。

5、孤臣的绝响:魏延的宿命 而蜀汉魏延的悲剧,则深深刻画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恐怖。 从追随刘备入蜀开始,他头上就被诸葛亮悬了一盏名为“反骨”的无形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份疑惧如同附骨之蛆,伴随着他惊才绝艳的才华一路成长,终于在诸葛亮死后结出了最苦涩的毒果。 当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大军回撤的关键时刻,魏延与主持退军事宜、素来不和的长史杨仪发生了激烈冲突。 杨仪抓住了诸葛亮临终前对魏延“不听话时可能生变”的忧虑,断然扣给魏延一顶“谋反”的帽子,并利用诸葛亮授予的指挥权调动大军抢先占据要害,封锁退路。 魏延得知自己被指控为反贼,而大军竟听从杨仪调遣与自己对抗时,内心必然是震惊愤怒。 “谁敢杀我?”  这如同一个预定的暗号,魏延应声的一刹那,马岱的长刀斩下。 魏延至死不明白,为什么他为蜀汉浴血奋战半生,却被自己人定义为叛徒。

0 阅读:52
吴术轩说

吴术轩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