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珩(1901—1935)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抗日英烈。出生于河南信阳,1

史迹奇闻号 2025-09-10 11:30:42

张玉珩(1901—1935)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抗日英烈。出生于河南信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投身革命活动,最终在东北抗日战场牺牲。[祈祷][祈祷][祈祷] 张玉珩(曾用名/化名:张玉衡、张德铨、张振国、张敬山、杨振江等),出生于信阳五里店郝堂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 1925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进入毛泽东主办的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河南时期领导汝南、信阳等地的农民运动。组织"智取白塔寺"、"夜袭高平寺"等战斗。曾任中共汝南县委书记。 1929年春受党组织派遣赴东北工作。历任中共台安特支书记、吉林县委书记、磐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等职,在吉林等地发展党员、建立组织、领导抗日宣传。 1932年6月,参与创建并领导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后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任总队长。 1933年后,任中共哈尔滨道外区委书记、东区区委书记,曾机智地在日伪纪念碑上书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标语,组织“飞行集会”进行抗日宣传。 1935年5月,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 1935年8月2日,张玉珩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娄家窝棚遭遇日军袭击,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4岁。 2015年8月24日,张玉珩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其家乡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建有张玉珩故居陈列馆(在其出生地原址上翻建而成),被列为红色教育基地,供后人瞻仰缅怀。 张玉珩烈士出身于较为富裕的家庭,但他毅然放弃了相对优渥的生活,选择了一条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斗争的艰难道路,并最终为之献出了生命。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值得永远铭记。 #万能生活指南#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0 阅读:3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