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兵的极限能力能有多强,看完这位志愿军战士你就明白了。他在负伤的情况下,孤身

运赛过去 2025-09-11 16:40:39

一个单兵的极限能力能有多强,看完这位志愿军战士你就明白了。他在负伤的情况下,孤身一人守住了阵地,还消灭了一个连的敌军 ! 吕学敏出生在1931年4月18日,地点是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那时候,农村生活条件一般,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干农活,帮着耕田和放牧,熟悉那些基本的劳作技能。家乡那边山多水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小时候就学着捡野果和帮家里干点杂事来补贴家用。那个年代战乱多,村里偶尔有军队路过,他见过士兵们行军的样子,从小就对当兵有点念头。青少年时候,他就在本地过着平常日子,参与一些村里的互助劳动,还学会了用简单工具修农具什么的。 1951年3月,他决定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那天他和同村的好友黄继光一起去征兵点,两人背着行李走了好几里路到县城。体检合格后,他们被分到同一个部队,就是第15军第45师第133团第5连。他当上了机枪班的副班长,主要负责操作和维护重机枪,顺便带带新兵。军营在山区,条件挺苦的,早起集合时候雾大,他反复练习拆枪装枪,手上都磨出茧子。部队要求严,他每天跟着大家跑步,爬山坡,提高身体素质。 入伍没多久,他就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包括射击练习和战术课。教官教他们趴在地上打靶,拉枪栓开火,枪声在山谷里回荡。1952年,部队去了朝鲜战场,过鸭绿江的时候江水急,风冷,他扛着装备过桥。到了前线,他打了几次小仗,负责用机枪掩护队友,子弹打向敌方位置,烟尘四起。连队守高地,他挖战壕,垒沙袋,准备大仗。这些实战让他慢慢积累经验,为后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得正激烈。吕学敏的连队守537.7高地北山。打了整整一天一夜,他没吃东西,左手让敌机枪打断了,左眼也让弹片伤了,看东西模糊。阵地到处是坑,树烧黑了,空气里有火药味。很多战友牺牲或者重伤,整个连就剩几个人能动。连长让他一个人去守前沿的7号阵地,就算守不住也要拖住敌方。他扛起武器,去了那个位置。 到了阵地,他先检查武器:重机枪好好的,子弹多,手榴弹和炸药包也够。但工事让炮弹炸坏了,石头散开。他拖敌尸堆起来当临时掩体,固定机枪。灰尘多,他推尸体调整好角度,让射击范围大。然后把炸药包和手榴弹分成几堆放,方便拿。用铁锹挖了两个浅坑,防炮击用,土飞起来,坑很快就好了。 敌方进攻来了,先炮弹砸下来,高地晃动,尘土飞。炮停了,美军士兵从坡下上来,脚步乱,枪闪。他从坑里起来,扔炸药包出去,炸药落地爆,火起,碎片飞,敌兵倒地,叫声响。他拿敌头盔戴上,拉尸体挡身,退坑里躲冲击。炸完了,他爬出来甩手榴弹,手榴弹飞出去爆,击中撤的敌群,让他们乱趴。接着去机枪那,拉栓扣扳机,子弹射出,枪管热,打倒后面的。 敌方不停,炮轰完又冲。他钻坑扛震动,敌近了扔炸药包,用尸体和坑壁护身。打了十三轮,敌方知道就一个人守,就用人多冲,黑影上坡,枪响多。他拿步话机接炮兵,报位置,要全盖炮火。炮弹落,高地成火海,他缩坑底,炸声大。四轮炮后,他还挡残敌。10月30日,他顶了十七次进攻,不算炮的部分,手杀敌一个连。 上甘岭战役赢了后,吕学敏因为表现好,志愿军总部给他记特等功,还发了二级国际勋章。部队开会表彰,他上台领奖,大家鼓掌。战后,他还在军里干,帮巩固阵地,挖新壕,查哨位,一直到1957年冬天转业。转业时,他收拾东西,坐车走,去了湖北省来凤县。 在那,他安排在乡粮管所,管粮食。每天早起,开仓库门,查粮袋,记数,防潮坏。地方简陋,尘土大,他扫地,扛袋子运。和同事分活,修坏设备,转绞盘。住小屋,灶上煮饭,自己管家事。 转业后,他不张扬战绩,就干本职。2002年,档案查出来,才知道他英雄身份。从那开始,他参加关心下一代的事,去学校和单位讲报告。报告厅里,他站台上说战场事,听的人坐着记。他一共讲了八十多场,讲国防,讲责任。家里,他有六个孩子,四个下岗了自己找活干,开小店或种地。他不要特殊待遇,坚持自己干,保持老兵样子,到晚年还这样。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