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坚强的美国战士和中国元帅的故事。为此,1985年,八一厂拍摄了故事片《朱

杨阜与过去 2025-09-14 10:55:22

这是一个坚强的美国战士和中国元帅的故事。为此,1985年,八一厂拍摄了故事片《朱德与史沫特莱》,这部电影确切来说,应该叫《史沫特莱眼中的朱德》,因为这部电影的叙事视角都是从史沫特莱讲述,史沫特莱出场的次数和重要性,在电影中远超朱德,像是史沫特莱对那些从未到过中国的美国人,讲朱德将军的传奇故事,并通过朱德映射到延安、八路军、抗战打鬼子的各种话题。 灯红酒绿的美国都市,这是电影一开始史沫特莱讲述故事的场所。然后镜头转入中国。首先是她以记者身份抵达了哈尔滨(1928);然后是在上海,她在这里第一次遇到了革命人士,影片以一个虚拟人物柳先,向她娓娓道出了另一个主角——朱德。 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率领余部转战到井冈山,与伟人会师。当然,这些只是史沫特莱听说,并未亲历。史沫特莱第一次见到朱德,已经是在抗战开始后的延安。后来两人多次见面,或在延安,或在山西五台山,中间还不忘骂一下刘龙饰演的国民党搞摩擦。 史沫特莱回到美国后,始终在为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和朱德将军的生平而写作。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尤其是二战结束,冷战开启,我党强势崛起,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等又进一步导致中美关系恶化,在这段时间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泛滥。史沫特莱的红色思想受到影响,她控诉美国右翼势力对自己的迫害,被迫迁居英国,最后因病去世。但史沫特莱的心始终与中国人民和朱总司令在一起。她逝世后,骨灰终于安放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0 阅读:0
杨阜与过去

杨阜与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