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8月24日,老舍投湖自尽于北京西城太平湖,在投湖自尽前,他特别舍不得自

混沌于浮云 2025-09-16 14:45:58

1966年8月24日,老舍投湖自尽于北京西城太平湖,在投湖自尽前,他特别舍不得自己最疼爱的孙女,在出大门前,他走到院子中间,把唯一的孙女小月叫出来,小月刚刚三岁,老舍郑重地向自己的孙女小月说:“和爷爷说再见”。这是他在世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跟一个孩子说的,和孙女说完,他就离开了。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一个满族家庭,父亲是护军,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阵亡。那时候家穷,母亲靠给人洗衣养家,他小时候就跟着母亲过苦日子。九岁才上学,1913年考进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在小学当老师,还做过校长。那些年他边教书边接触新思想,五四运动让他开始用白话文写东西。1924年他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在那儿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还看了不少外国书,回国后继续教书,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当教授。 抗日战争开始后,老舍没闲着,他加入文艺界抗敌协会,用笔写东西鼓舞大家。1937年七七事变,他南下武汉,帮着办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理事,还管总务部。那些年他辗转重庆和昆明,写了《火葬》和《四世同堂》的部分内容,还有些政论和戏剧,支持抗战。作品里总反映普通人的苦难和民族精神,他觉得文学得贴近现实,才能有用。1946年他去美国讲学,待了三年,帮着翻译自己的书,像《四世同堂》英文版。 1949年后,老舍回北京定居,继续写东西。1950年他当北京市文联主席,写了《龙须沟》和《茶馆》,这些作品讲北京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因为《龙须沟》他还得了人民艺术家称号。那些年他创作劲头足,写了近30部戏剧和200多首诗,还有小说《正红旗下》没写完。他身体开始出问题,常吐血,但还坚持工作。1960年代初,他觉得自己在文学圈地位降了,有些计划的作品像《致日本作家的公开信》没发表,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名单上也没他,这让他挺失落。 老舍的作品总接地气,他写北京胡同里的小人物,语言幽默,用北京话的味儿。像《骆驼祥子》讲拉车夫的悲惨命,《茶馆》从清末到1949年,反映社会变迁。他不光写小说,还写散文和曲艺,提倡用白话文,让文学走近大众。早年他在英国时,就开始用笔名老舍,意思是舍弃旧我。抗日时他组织慰问团去西北,宣传抗战,接触了很多士兵和老百姓,这让他作品更真实。 到1966年,老舍健康差了,常常吐血,但他没停下笔。8月23日那天,他刚从医院回来,次日就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那天早上,他让妻子胡洁青先出门上班,然后叫来三岁孙女小月。小月是他的独孙女,他特别疼爱她。他把小月叫到院子中间,对她说再见,这是他最后的话,说完就出门了。这件事后来被家人回忆起来,成了他离世前的温情一笔。 老舍出门后,直接去了太平湖边。他带了一本毛主席诗词,整天坐在湖边,没吃东西,从早上到晚上。太平湖在北京西城,水不深,只有膝盖那么浅。他最后扒着岸边石头,自沉水中。次日早上,人们发现他的尸体,衣服还干净。尸体被火化,没留骨灰。这件事震惊了很多人,他作为大作家,就这么走了。 老舍一辈子写了那么多东西,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他从穷小子到人民艺术家,经历了不少时代变迁。作品里总有对底层人的同情,像《月牙儿》和《我这一辈子》,讲小市民的苦乐。他还推动幽默文学,在中国推广相声和曲艺。1949年后,他积极参与文联工作,组织文艺活动,帮助年轻作家。但身体问题和创作压力,让他越来越累。 回顾老舍的路,他早年靠自学成才,教书时就观察社会。英国五年让他接触西方文学,回国后写了《猫城记》和《离婚》,讽刺社会问题。抗日时期他没躲起来,而是用文学当武器。1949年后作品转向新时代,但风格还是接地气,不搞空洞的东西。他家庭简单,娶了胡洁青,生了四个孩子,生活在北京胡同里。 老舍的离世,让人想起他作品里的悲剧人物。像祥子那样,努力却落空。他最后选择太平湖,或许因为那儿安静,离家不远。家人后来整理他的遗稿,藏起来,避免丢失。这件事成了文学史上的遗憾,他没完成的作品,像《正红旗下》,反映了他对北京旗人的回忆。 老舍的影响还在,他的书现在还被很多人读。学校里教《茶馆》,剧院上演他的戏。他用北京话写东西,让文学不那么高高在上。1966年那件事后,1978年他的骨灰才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人们开始重新看他的贡献,不再忽略。 老舍的故事告诉大家,作家也是普通人,有压力有烦恼。他疼爱孙女的那一刻,显示出家庭对他重要。但他还是走了,留下那么多作品。文学界后来缅怀他,办展览和讲座,研究他的生平。 老舍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结束,67年人生跨越了几个时代。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他见证了不少变化。作品总抓住时代脉搏,不光娱乐,还思考社会。像《四世同堂》写了北京人在抗日下的生活,真实得像纪录片。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