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姚女士请闺蜜到家里喝酒,不料,2人喝着喝着发生了争执,闺蜜竟然冲进厨房,拿菜D就冲向姚女士头部,导致姚女士受伤,缝了10多针,由于伤口没有达到8厘米,伤情鉴定为轻微伤,不构成刑责! 9月17日,重庆社会的一则视频,让很多人看了直呼:冷汗直流。 姚女士和她的闺蜜从初中时代就认识了,那时候两人一起上学、一起背书包放学回家,分享彼此的小秘密和梦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闺蜜外出打工去了大城市,工作繁忙,很少回老家,但两人的感情却一直没变,无论是节假日的电话问候,还是偶尔的微信视频聊天,她们总能像以前一样无话不谈。 前段时间,闺蜜因为要回老家办理一些事情,特意联系了姚女士,说希望能见上一面,姚女士得知消息后心里既高兴又期待。 姚女士为了迎接闺蜜,特地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有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也有闺蜜最爱的小零食,酒水也备得充足,连她自己平时不喝的红酒都拿出来,想让这次聚会格外温馨。 她布置了餐桌,把家里收拾得整洁明亮,心里充满了期待:多年未见,终于可以好好坐下来聊聊天,拉近彼此的距离。 闺蜜到的时候,两人先是紧紧拥抱,仿佛把多年未见的思念都浓缩在这一刻。然后坐下开始聊天,从日常琐事聊到工作压力,从家里的变化聊到过去的青春记忆,话题轻松愉快,笑声不断。 酒杯碰撞的清脆声中,气氛也渐渐热络起来。 可随着酒意渐上,话题不自觉地飘向了过去那些曾让两人心结未解的矛盾。闺蜜开始提起以前的一些事情,那些她觉得自己被忽视、甚至在关键时刻没有得到姚女士支持的经历。 随着酒精的催化,这些积压多年的怨气像洪水般涌出,她的声音也越来越急促,情绪越来越激动:“你当时为什么不站我这边?你知道那时候我多需要你吗?” 姚女士有些愣住,一边尝试解释,一边安抚闺蜜,但酒精和情绪的双重作用让闺蜜根本听不进去,她像是把过去所有的委屈和不满都在这一刻倾泻出来。 姚女士感到心里酸涩又无奈,这个她从初中就认识、一直视作知己的朋友,眼前因为误会和积怨而变得激烈而难以沟通。 两人本来温暖的重逢氛围,瞬间被紧张的情绪笼罩。姚女士握着酒杯,深吸一口气,尝试保持镇定,而闺蜜则继续倾诉心中的不满,房间里弥漫着酒精的香气,也充斥着多年的情绪积累。 随后两人不知道怎么的就吵了起来,闺蜜砸了客厅的东西还不解气,竟直接冲进厨房,拎着一把菜D就出来了,kan向姚女士的头部,那一瞬间,什么友谊、什么情分,都碎得一干二净。 看到姚女士满脸是血,闺蜜也吓傻了,手里的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倒是姚女士自己,在剧痛中还保持着清醒,捂着伤口拨通了120。 法医鉴定结果出来了:头皮创口5厘米,未达到8厘米的轻伤标准,因此,这只能算“轻微伤”。这个鉴定,直接决定了后续的处罚,不构成刑事犯罪,行政拘留10天。 对方事后提出拿两万块钱私了,更让她觉得这是一种侮辱,她坚决拒绝,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原则,用她的话说,这种事情,怎么能用“轻微”两个字就轻轻揭过? 更让人寒心的是,10天的拘留根本没让那位闺蜜有半点悔改,出来后,她反而变本加厉,在朋友圈和各种群聊里,对姚女士进行威胁和挑衅,造成了更持久的二次伤害。 这下,姚女士彻底认清了,她决定提起民事诉讼,把对方告上法庭。她的要求很明确:除了赔偿医药费和误工费,对方必须公开道歉。 我们常开玩笑说“防火防盗防闺蜜”,但这起事件告诉我们,任何关系都得有底线。暴力就是那条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一旦越过,再好的感情也只剩一地鸡毛。 姚女士的坚持,其实也在提醒我们,当法律的裁决暂时没能抚平所有委屈时,我们依然有权利为自己讨回一个完整的说法。 信息来源:重庆社会与法频道
我闺蜜有个他老公不知道的“秘密基地”,她在单位不远的地方,租了间房子,一个月40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