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不能心慈手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日前的演讲中说,我们和中国人同宗同祖,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9-22 22:44:45

对新加坡不能心慈手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日前的演讲中说,我们和中国人同宗同祖,为什么不同意?他这句话讲完后,台下的新加坡人一阵哄笑。 李显龙讲话总爱直来直去,这回在论坛上说新加坡和中国同文同种同宗同祖,为啥不同意某些事,听众就笑场了。这反映出新加坡人身份认同的复杂性,他们承认祖先是中国人,但强调自己是新加坡人,不是中国人。早年新加坡华人多从中国移民来,但经过独立建国,身份渐渐转向新加坡本土。像李显龙在2019年国庆演讲中,就讲过华人身份怎么从中国转向新加坡,转折点包括独立和文化政策调整。新加坡政府一直推多元种族,华人占多数,但政策强调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这笑声可能就是新加坡人对这种区别的共识体现,不想被贴上中国标签,怕影响独立性。 新加坡外交总玩平衡,在中国和美国间两头靠。经济上跟中国绑得紧,连续多年是中国最大外资来源国,2024年双边贸易超1100亿美元,2025年7月出口到中国达70.8亿新元,比上月降了点,但整体增长稳。企业间合作多,像苏州工业园项目跑了30年,成了标杆。新加坡公司在中国投资大笔钱,换来技术转移和市场。新总理黄循财上台后,第一个非东盟访问就去中国,2024年6月到北京和天津,签协议推贸易升级。这说明新加坡把中国当经济引擎,不想丢掉这块肥肉。 安全上,新加坡倒向美国,樟宜海军基地常停美国军舰,双方有防务协议,从1990年代就开始合作。2025年美国海军参加新加坡海防展,秀肌肉加强伙伴关系。新加坡不正式结盟,但实际靠美国护航,怕周边不稳。国防部长黄永宏说过,新加坡得在中、美间找平衡,不选边站队,但现实是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这策略以前管用,现在中美闹腾,新加坡夹中间难受。李显龙退休前就说,系好安全带,前路惊涛骇浪,意思是中美摩擦会波及小国。新加坡作为小国,没战略纵深,只能靠外交聪明劲儿。 李显龙看好中国前景,他说别以为中国发展到头了,那想法不明智。中国还能拉长退休年龄,用好劳动力;城市化没完蛋,很多领域已世界级;老百姓那股拼劲儿强。他2024年11月访华,说中国增长对世界是好事,强调多极化世界里中国角色大。2025年他去苏州、北京、上海,看工业园,参加树栽仪式,还看展览。退休后他没闲着,2024年7月去马来西亚参加王室活动,2025年8月见日本首相,讨论双边事。还出席本地活动,像国防科技局25周年晚宴,给演讲。黄循财接班后,处理经济,2025年6月访华,谈合作升级。新加坡继续推外资,2024年中国对新投资多。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老纠缠,供水价格、白礁主权这些事没完。白礁是小岛,2003年两国闹到国际法院,2008年判给新加坡,中岩给马来西亚,南礁看潮位。2021年新加坡填海,白礁扩了点,马来西亚不乐意,说影响领海。供水协议从1961年签的,马来西亚卖水给新加坡,但价格争执大,谈判拖着。两国关系亲近但有摩擦,新加坡觉得需要美国保护,尤其马来西亚穆斯林多数。新加坡外交强调不选边,但现实中美拉锯,它得更明确点。2025年特朗普上台,新加坡外交部说预见中美关系变化,但保持伙伴。李显龙说过,美国只顾自己,不在乎盟友。这让新加坡更警觉,得自力更生。 新加坡位置卡马六甲海峡要道,每天船来船往,贸易看它脸色。这让它富起来,人均收入亚洲顶尖。但也成弱点,怕大国争抢。它一边和中国做生意,赚外汇;一边舔美国,求安全伞。这种骑墙以前行,现在中美贸易战升级,中国出口2024年涨7.1%,但对美摩擦大。新加坡贸易2024年对中国出口多,进口也稳,但整体进口2025年7月涨4.37亿新元。黄循财访华后,双方推新项目,像数字化合作。中国经济2024年长5%,出口拉动,但面临人口老龄。新加坡学中国,拉退休年龄,推创新。李显龙说中国老百姓不服输,这点新加坡人也学着点。新加坡华人多,但文化上强调新加坡特色,不想和中国混为一谈。那笑声就是提醒,别以为同祖就同路,新加坡有自己一套。 东南亚国家在中、美间也玩平衡,新加坡算典型。低调院说,新加坡得和邻国处好,同时拉中美。2025年东南亚整体经济稳,但中美拉锯影响贸易。新加坡外交部长说,不拿中美当零和游戏,但实际操作难。黄循财上台后,推国内政策,低工资支持,外劳管理。李显龙退休演讲,说新加坡人身份关键,其他如种族宗教也重要。新加坡华人从移民变本土,过程包括学校政策和国家日活动。这让它在对华时,有文化亲近但政治距离。新加坡对中国态度,说白了就是实用主义。赚该赚的钱,守该守的独立。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