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联合国大会重申伊朗“永不寻求核武器”,强调核计划仅用于和平目的。同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与英、法、德三国外长紧急磋商,试图在9月27日联合国恢复制裁的期限前达成协议。若谈判破裂,联合国将重启对伊制裁,涉及石油出口、金融交易等关键领域。 伊朗浓缩铀库存已达2484公斤(2025年8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纯度60%,离心机数量较2018年增40%。虽未达武器级,但“可逆暂停”策略既保留谈判筹码,又以技术积累强化自主底线,回应哈梅内伊“谈判是死胡同”的批评。 欧洲被夹在美伊间左右为难:若支持“快速恢复制裁”,恐彻底失去伊朗合作;若反对,又难扛美国压力。8月底启动的机制未获安理会支持,外长紧急磋商实为最后斡旋,试图用“新合作模式”换取伊朗让步。 伊朗核立场与国家尊严深度绑定。1974年曾牵头“中东无核区”倡议,如今因美撕毁协议、核设施遇袭,核能自主成了反制象征。石油出口损失日均150万桶仍坚持,既是为民生,更是为拒绝“被威胁低头”的主权宣示。 个人认为,伊朗核问题本质是单边主义与多边规则的碰撞。美国毁约在前,欧洲摇摆在后,伊朗以技术积累和主权立场反制,三方困在“制裁-对抗”循环里。破局关键或在重建互信: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核查透明,西方逐步解除非法制裁,伊朗以可验证的和平承诺回应,方能跳出“死胡同”。
9月24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联合国大会重申伊朗“永不寻求核武器”,强调核计划
寡之
2025-09-25 15:54: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