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国家穷,是很难理解的,就比如柬埔寨,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5%是平原,人口

冷紫叶 2025-09-25 17:34:21

有些国家穷,是很难理解的,就比如柬埔寨,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5%是平原,人口还不到1700万,可以说吃饭问题,完全不用愁,可现实却是,它依然是东南亚最穷的国家之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几年,红色高棉掌权时搞的极端政策几乎把柬埔寨的根基刨了个底朝天,波尔布特非要搞无阶级社会,废除货币还取消商品经济,把城市人口全赶到农村去种地,不听话就扣上“资产阶级”的帽子处决。 耶鲁大学的研究显示,那段时间足足有170万人非正常死亡,差不多占当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死的还多是能干事的人,90%的金融精英、75%的教师和96%的大学生都成了清洗目标,学校全改成了意识形态灌输营。这种对人才的毁灭性打击,不是几十年能缓过来的。 人才断档直接拖累了农业发展,柬埔寨的平原看着肥沃,实际耕作水平还停留在老底子。红色高棉那会儿瞎指挥,好好的农田改种不适宜的作物,懂技术的农民要么被杀要么逃了,留下的人只能靠天吃饭。 现在还是这光景,没有像样的灌溉系统,去年南部先遭暴雨打烂了贡布胡椒的花,今年又来43摄氏度的高温,胡椒树大片枯死,产量直接腰斩,有的农户一棵都没收着。 就算种出大米、榴莲这些作物,也多是卖原材料,特本克蒙省今年才刚有第一个国际标准的包装厂,之前卖出去的产品根本赚不到加工的附加值。 更坑人的是小额贷款这颗“毒瘤”,柬埔寨现在是世界上人均小额贷款最多的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60亿美元,相当于951亿人民币。 这些机构早年拿国际援助当幌子,现在全变成了逐利的私营企业,斯里兰卡控股的LOLC公司去年光利润就有5870万美元。他们专找偏远地区的农民下手,连哄带骗放贷,还鼓励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 腊塔纳基里省有个农民借了钱还不上,债务翻了两倍多,最后被逼得自杀,这种事在当地不是个例。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都介入调查了,发现这些公司逼得人卖地、孩子辍学,完全无视“贷款不超过可支配收入70%”的行业标准。 经济结构单一更是雪上加霜,2023年柬埔寨GDP才423亿美元,农业和旅游业占了大头,工业基本是空白。旅游业刚从疫情里缓过来,2024年也就接待560万国际游客,主要靠中国游客撑场面,可这产业太脆弱,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受影响。 农业占比虽高,却没形成产业优势,一季度卖给中国的9.8亿元农产品里,木薯干、鲜龙眼这些初级产品占了大半,附加值低得可怜。好不容易有榴莲、香蕉能输华,也是最近才借着中柬合作的东风打开市场,之前连个正经的冷链物流都没有。 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的短板也卡着发展的脖子,红色高棉倒台后,柬埔寨又经历了长期内乱,政府军和红色高棉埋了数百万枚地雷,至今还在威胁民众安全,更别说建公路、修电网了,现在很多农村地区还缺电缺水,就算有好的农产品,也运不出去卖不上价。 世界银行给柬埔寨的债务政策评级是5.0,不算太低,但民间债务乱象丛生,政府监管跟不上,非政府组织多次控诉放贷公司威胁借款人,可行业协会还说“没有不当行为”,这种治理效率怎么能撑起经济发展。 教育的窟窿也没补上,虽然现在15到24岁青年的识字率能到96%,但这只是基础水平,国际劳工组织早在2001年就指出,柬埔寨能完成中学教育的人还不到四分之一,受过高等教育的更是凤毛麟角。 没有懂技术的工人,外资只能建些低水平的加工厂;没有懂管理的人才,好的政策也落不了地。这种人力资本的匮乏,比缺钱更难解决。 不过最近几年总算有了点转机,中柬搞的“鱼米走廊”在帮着改进农业技术,榴莲、龙眼这些水果能零关税进中国市场,特本克蒙省的榴莲包装厂也启用了。 但这些都是刚起步,要补上几十年战乱、动荡留下的窟窿,可不是件容易事,毕竟从人才断层到产业落后,从基础设施薄弱到金融乱象,每一个问题都盘根错节,不是单靠肥沃土地就能轻易翻身的。

0 阅读:927

评论列表

雷帝

雷帝

3
2025-09-26 15:30

各种无奈,,北边有强大的中国,东边有野心的越南,南边是差不多的柬埔寨,但是人家有出海口,西边又是贩毒和电诈基地和各种武装军阀,,,自身的政治环境也不好,不能齐心协力,国家资源有限。。。。。换成中国没有出海口,旁边都是野心和强大的国家,,中国也头疼。。。吧,,,,我们只需要过好自己就行,,,各家自扫门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