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普京曾亲口说出“最坏结局”,一旦俄罗斯失败,后果将只有一个?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普京强调:俄罗斯是为了生活在那片领土上人民的生活权利而战) 今年9月,俄罗斯普京在结束访华行程之前,重申他们是为了生活在这片领土上的人民的生活权利而战的。 这已经不是普京第一次强调,这场冲突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早在去年6 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河内时,强调西方希望俄罗斯在战场上遭遇战略性失败,这对俄罗斯意味着国家地位的终结,意味着俄罗斯千年历史的终结。 这番话语不是即兴的情绪宣泄,而是俄罗斯在历史伤痕与现实困境交织中的沉重告白。 普京的强硬表态,首先扎根于俄罗斯人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 1991 年苏联解体的场景,至今仍是这个民族难以愈合的伤口。 那个曾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一夜之间分裂为 15 个国家。 俄罗斯不仅丢失了大片领土,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超市货架空空如也,军队士兵拿不到薪资,曾经的大国尊严被碾得粉碎。 彼时身为克格勃成员的普京亲眼见证了这一切。 后来他多次将其称为 “20 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 这种亲历的创伤,让他对 “国家分裂” 有着本能的警惕。 在他看来,如今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援、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与当年推动苏联解体的手段如出一辙。 一旦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失利,内部分裂的悲剧可能再度上演。 这正是他口中 “国家终结” 的历史根源。 现实的地缘安全挤压,更让这份警惕变成了紧迫的危机感。 冷战结束后,北约五次东扩像一把不断收紧的钳子。 他们将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原苏联势力范围纳入麾下,军事防线一步步逼近俄罗斯边境。 乌克兰作为俄罗斯传统的 “安全后院”,早已被莫斯科视为不可触碰的 “最后红线”。 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其导弹系统几分钟内就能覆盖俄罗斯核心区域,西部安全屏障将彻底崩塌。 2023 年 6 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芬兰访问时,直接将俄乌冲突定义为 “俄罗斯的战略失败”,细数其八项失利。 这番话像针一样刺痛了俄罗斯的神经。 再加上西方还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将俄银行踢出国际支付系统、冻结外汇储备、切断欧洲能源市场,还不断向乌克兰输送先进武器。 普京清楚地意识到,西方要的不是简单的战场胜利,而是通过长期消耗彻底瓦解俄罗斯的军事与经济根基。 更深层的是,这场冲突在普京眼中早已超越了领土争端,成为对俄罗斯文明存续的考验。 从基辅罗斯算起,俄罗斯历经无数劫难,却始终以独立文明体的姿态延续至今。 在他看来,西方的遏制不只是军事和经济上的打压,更是文化与价值观的围剿,试图抹去俄罗斯的文明认同。 这种认知在俄罗斯社会有着广泛共鸣,即便通胀高企、生活成本上升,多数民众仍认为不能向西方屈服,和平必须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前提。 “捍卫文明存续” 的叙事,让 2024 年后俄军每月能稳定征召上万新兵补充前线,成为支撑战争的重要力量。 当时,随着冲突持续,民众对通胀的关注度不断走高,不少人期盼冲突尽快结束。 但普京的话成功将大家的注意力从生活压力转移到 “保家卫国” 的集体目标上。 配合政府出台的战时政策,俄罗斯的战争动员能力显著增强。 到 2025 年,国防工业产能已较战前提升 4 倍,坦克、无人机等装备产量大幅增长,为持久作战筑牢了基础。 对冲突态势而言,这番表态彻底封死了 “战略退缩” 的可能。 尽管这让冲突更趋长期化,但也让西方逐渐意识到,彻底击败俄罗斯的成本远超预期。 普京的言论是一位领导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焦虑,更是一个民族在生存压力下的集体发声。 它既藏着苏联解体的历史阴影,也映照着当下地缘博弈的残酷现实。 这场被定义为 “生存之战” 的冲突,早已超越俄乌两国的边界。 而那句沉重的警示,正是读懂这一切的钥匙。
[太阳]普京曾亲口说出“最坏结局”,一旦俄罗斯失败,后果将只有一个? (信息
韫晓生
2025-09-29 11:49: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