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军少将中村正雄被击中腹部,身受重伤,军医为了取出子弹,只能切开他的

素笺书旧情 2025-09-30 12:43:03

1939年,日军少将中村正雄被击中腹部,身受重伤,军医为了取出子弹,只能切开他的肚皮,谁知一发炮弹正中屋顶,屋顶瞬间坍塌,碎石灰尘灌满了中村正雄的肚子!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9年底的广西山区,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上,中国军队和日军正为一座名为昆仑关的险隘展开十四昼夜的生死较量。 这座海拔仅300米的关隘,却是扼守桂越国际交通线的咽喉,日军第五师团像铁钳般卡住这条中国最后的补给生命线。 而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军,杜聿明率领的第五军,正用血肉之躯试图撬开这把铁钳。 中村正雄的日记本里写着"比日俄战争更顽强的敌手"。 这位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的少将旅团长绝不会想到,自己的生命将终结在昆仑关下的九塘村。 他带着两个大队从南宁驰援时,脸上还挂着三年来侵华积累的骄横。 直到郑庭笈的迫击炮撕碎了他的傲慢。 12月24日那天,荣誉第一师第三团的望远镜里,中村正雄正在草坪上训话的身影清晰可见。 随着郑庭笈一声令下,炮弹和子弹瞬间将日军阵地变成修罗场。 中村左颊被子弹贯穿时仍挥舞着军刀突围,紧接着又一发子弹钻进他的腹部。 这个曾经嚣张的侵略者终于瘫倒在血泊里。 九塘村那间摇摇欲坠的民房成了中村正雄最后的葬身之所。 日军军医切开他腹部时,屋顶突然被中国军队的迫击炮掀翻,碎瓦残砖混着沙土灌进他敞开的腹腔。 这位号称"钢军"的旅团长在感染中痛苦挣扎到25日凌晨,死前听到的最后声音,恐怕是中国军队冲锋的号角。 后来,墓碑下其实空无一物。 这座"倭冢"更像是对侵略者的无声嘲讽,那些灌进肚子的沙石,恰似他永远洗不净的战争罪孽。 昆仑关的岩石记得戴安澜将军军装上的血迹,记得郑庭笈身边倒下的七位连长,更记得那个断了腿仍死死掐住日军喉咙的大个子士兵。 日军士兵日记里"心胆俱裂"的哀鸣,印证着这场战役如何打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当3400多个中国士兵的名字被刻上纪念碑时,中村正雄的墓碑却成了侵略者必败的一角。 连他临终日记也不得不承认:"这支军队比俄国人更顽强"。 今天的昆仑关博物馆外墙,86吨大理石砌成的V字依然闪着冷光。 游客们抚摸"魂兮归来"方尖碑阵上220个姓氏时,总会对那座空荡荡的倭冢投去复杂的目光。 侵略者或许能暂时占领土地,但永远征服不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昆仑关的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当中华民族攥成一个拳头时,连"钢军"也会被砸得粉碎。 官方信源: 人民网党史频道《鏖战昆仑勇者胜》 中国日报网《火炎:容杰,愿为抗战历史讴歌》 抗日战争纪念网《毙命日寇:中村正雄(陆军中将)》

0 阅读:2
素笺书旧情

素笺书旧情

素笺书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