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军方对俄罗斯利益的军事打击开始了。法国特种部队突袭了俄罗斯大型油轮,扣押俄罗斯船员。据海上交通监测网站称,俄罗斯油轮长滩号,在9月20日离开,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普里莫尔斯克石油码头。 西方的眼睛早就盯上了它。北约的海上监测系统一路追踪,从波罗的海追到大西洋。9月28日,这艘船进入法国领海后,法国海军立刻锁定了目标。几天之后,在法国西部圣纳泽尔海岸附近,戴着巴拉克拉法帽的法国特种部队强行登船,当场扣押了部分船员。 圣纳泽尔这地方选得很有讲究。它是法国航母戴高乐号的母港,也是北约重要的海军基地。法国海军直接把油轮押进这里,等于把“战利品”摆在了北约的家门口,示威意味拉满。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此毫不避讳,他公开表示这艘船关联俄罗斯“影子舰队”,犯下了“非常严重的错误行为”。 这事儿绝不是偶然。俄乌战争拖得越久,西方对俄的绞杀就越狠。欧盟早在2025年2月就把“博罗凯”号列入制裁名单,5月又推出第17轮制裁,一口气把189艘“影子舰队”船只拉黑。法国这次动手,就是在落实这套新政策。 他们找的理由也很耐人寻味。法方怀疑这艘船不仅逃避制裁,还和9月下旬丹麦上空的无人机侵扰有关。丹麦首相之前刚喊过遭遇“混合战争”,直指俄罗斯是幕后黑手。这下法国顺势出手,正好把制裁和“反挑衅”两张牌捏在了一起。 但明眼人都清楚,核心还是冲着俄罗斯的石油生意来的。马克龙自己都挑明了,“影子船队”为俄罗斯预算赚了数百亿欧元,撑起了其战争经费的40%。俄乌冲突后,西方搞石油限价令,要求高于60美元就不给保险和服务。俄罗斯没办法,只能砸钱建“影子船队”。 这支船队堪称“海上游击队”。俄罗斯花了约100亿美元,从全球扫货二手旧船,让它们悬挂贝宁、巴拿马这些“方便旗”。这些船大多超期服役,保险不明,还经常关了定位系统“隐身”航行。乌克兰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俄罗斯近70%的石油都靠它们运输,原油占比更是高达89%。 它们的航线也藏着门道。油轮从波罗的海、黑海的港口装油,先在希腊、塞浦路斯海域转驳,再运到印度、土耳其这些国家炼油。这些炼出来的产品又悄悄卖到欧美,等于绕了个圈洗掉了“俄油”的身份。壳牌、英国石油这些巨头都在暗地里掺和这事。 法国这次动手,算是捅了马蜂窝。要知道俄罗斯议会早放话了,“袭击承运船只就等于攻击领土”。但克里姆林宫这次却很冷静,佩斯科夫直接说“不掌握任何信息”,这种反常的沉默反而更有张力。 其实西方也不是第一次干这事。2024年底芬兰扣了“鹰S”号,2025年3月德国拿了“Eventin”号,爱沙尼亚也在波罗的海扣过船。但法国这次不一样,它是北约军事力量首次直接出手,性质比之前的海事当局执法严重得多。 这招确实够狠。俄罗斯每月有175艘油轮穿波罗的海,占海运石油的一半。“影子船队”一慌,全球油价都可能波动。印度这次就很倒霉,一船原油被截胡,交货肯定要延期。 但这招也有后遗症。“影子船队”的船本来就老旧,现在被追得更紧,只会更疯狂地冒险。之前就有两艘俄籍旧船漏油,2400吨燃油污染海域。以后这种风险只会越来越大。 更关键的是,这根本挡不住俄罗斯卖油。海事公司统计显示,灰色船队超过1000艘,故意关定位的“黑暗船队”还有1300艘。法国扣一艘,还有上千艘在跑。俄罗斯甚至能出高出市场价50%的运费,有的是船东愿意接单。 说白了,法国这波操作更像摆姿态。既给北约盟友看“我够硬”,又给俄罗斯施压“别嚣张”。但实际效果有限,顶多算打断了俄罗斯的一根“毛细血管”,远没伤到主动脉。 信源:新华社《法方拦截调查一艘疑似关联俄罗斯的油轮 俄方称“不了解”》
一位在英国的印度女性移民让英国人破防了!事情是这样的,一个英国小哥把车子停在路
【277评论】【10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