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个国家真的太奇葩了,每次遇到经济困境,政府关门,都要中国解救美国,帮助美国

史鉴奇谈 2025-10-05 19:01:56

美国这个国家真的太奇葩了,每次遇到经济困境,政府关门,都要中国解救美国,帮助美国,另一方面又把中国看成敌人,千方百计想搞夸中国。   去年美国政府又闹关门危机,国会两党吵得脸红脖子粗,联邦雇员工资都快发不出来。这时候美国财长急得直跺脚,公开喊话希望中国“保持战略定力”,言下之意就是别抛售手里的美国国债。中国手里持有的国债规模常年位居世界前列,真要是大举抛售,美国国债市场非崩不可。   可转头没几天,拜登政府就加急出台了新的芯片管制政策。这次管控比之前更狠,连沾点美国技术的存储芯片都不让对华出口,摆明了要卡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脖子。这种前脚求帮忙后脚捅刀子的操作,把“翻脸比翻书快”演绎得淋漓尽致。   更魔幻的是贸易领域的拉扯。2024年前11个月,中美进出口总值都冲到4.44万亿元人民币了,同比还涨了4.2%。美国农民更是离不开中国市场,大豆、玉米的出口订单里中国占了大头,这些订单直接关系着美国中西部农场主的饭碗。   但美国农业部刚跟中国谈完农产品合作,贸易代表办公室就跟着宣布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加征新关税。浙江一家光伏企业本来都拿到美国的大订单了,关税一加直接把利润吞了个干净,老板气得直骂“这生意没法做”。   美国商界其实看得门儿清。超过7万家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每年能赚500亿美元的利润,这些钱实实在在流进了美国企业的口袋。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都坦言,经济纽带是中美关系的重要支撑,企业们都在想办法化解挑战。   可美国政客根本听不进去。他们一边放任国内企业在华赚钱,一边喊着“脱钩断链”的口号,还逼着盟友一起排斥中国技术。华为的5G设备就是典型例子,美国自己不用就算了,还到处游说欧洲国家禁用,结果德国企业因为换设备多花了几十亿欧元,反过来怨美国瞎指挥。   科技领域的双标更是离谱。中美刚续签了有45年历史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还等着跟中国搞数据共享。紧接着美国就对中国实施镓、锗等关键矿产的进口限制,这些矿产是芯片制造的必需品,明摆着要掐中国的脖子。   中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商务部很快出台反制措施,原则上不许可这些矿产对美出口,连第三方公司转口都要追责。这下美国芯片企业慌了,没有这些原材料,生产线都得停摆,他们跑去白宫抗议,可政客们根本不理会。   美国的经济困境从来不是中国造成的,但他们总想着把锅甩给中国。政府关门的根源是两党恶斗,制造业回流失败是因为美国自身成本太高,这些问题跟中国一点关系没有。可美国政客就是喜欢拿中国说事,好像骂几句中国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早就警告过,中美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冲突对谁都没好处。约瑟夫·奈也说过,中美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全面脱钩根本不可能。这些理性的声音,美国决策者却选择性忽略。   前阵子美国债务上限又要触顶,财政部天天发报告说要“灾难性违约”。这时候美国媒体又开始吹风,说“中国应该增持美债,承担大国责任”。网友看得直乐,“合着你们打压中国的时候不讲责任,要钱的时候就提责任了?”   更可笑的是,美国一边求中国帮忙稳定经济,一边把中国列为“主要竞争对手”,军费预算一年比一年高,还在亚太地区搞军事同盟。这种又要好处又要对抗的心态,简直是自相矛盾。   中国一直保持着理性。我们没像美国那样搞单边制裁,反而是在宣布矿产管制时重申愿意对话,希望维护供应链稳定。这种克制不是软弱,而是清楚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   美国其实心里也明白,真跟中国彻底闹掰没好处。他们嘴上喊得凶,却不敢真的全面脱钩,毕竟中国市场太大,产业链太全,不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就像苹果手机,供应链里少了中国的零部件,根本没法生产,库克每次来华都要强调“合作重要性”。   可美国政客总被短期政治利益绑架,一边依赖中国的经济支持,一边不断制造摩擦。这种奇葩的相处模式,不仅让两国企业头疼,也让世界跟着揪心。毕竟中美是前两大经济体,真闹起来全球经济都得受影响。   希望美国能早点清醒过来。听听商界的声音,看看合作的成果,别再搞这种“又要又要”的闹剧了。真把中国逼急了,最后受损的还是美国自己。   官方信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如果要实现一个稳定的21世纪,美中必须携手合作”》

0 阅读:7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