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汽车陷两难抉择:赴美求生还是被中国超车?

李子橱 2025-10-09 19:37:38

现代汽车最近发布的二季度财报,看得韩国汽车圈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营业利润才3.2万亿韩元,比去年同一时期少了近四成。更惨的是电动车部门,利润从去年同期的几千亿韩元直接缩水到几百亿,跌了八成多,像是一脚踩空了台阶。

要知道现代起亚可是韩国汽车的门面,连它们都惨成这样,其他零部件企业更不用提。 起亚的日子也没好到哪去,生产线还在跑,但出口量明显不如往年,高层每天都在开会琢磨怎么办。 为什么突然就不行了?有人说是因为全球电动车价格战,可明眼人都清楚,根子还是在美国的施压和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

其实韩国汽车能有今天,多少也是趁势而起。 上世纪90年代,日本车靠着省油耐用打遍欧美,结果美国一纸自愿出口限制协议逼日本自缚手脚。韩国趁机接盘,抱紧美国市场,政府大力补贴,财团疯狂投入,慢慢把现代,起亚推成了一线品牌。那时候韩国人觉得,自己终于站上牌桌了。 可没想到,风水轮流转。 现在美国要搞新能源战略,韩国又成了战略棋子。 美国之前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声称要给每辆电动车7500美元的补贴,吸引韩企赴美建厂。可没多久又放话要废掉它,韩国人心急如焚,拼命游说美国,生怕政策一变血本无归。

更残酷的是中国市场。 中韩汽车贸易原本相当紧密,最高时,韩国对华汽车与零部件出口规模曾达到380亿美元,可美国明里暗里阻拦技术合作,韩国又主动配合供应链去中国化,结果去年腰斩到190亿,今年上半年又继续下滑26%。 韩国车企眼睁睁看着订单被中国品牌抢走,却动弹不得,不是技术不行,是政治不让卖啊! 没办法,韩国只能找新出路。 现代起亚今年突然反弹,市值回升近800亿美元,就是因为全力押注氢能源车和高端电动车型。

比如现代推出的氢燃料电池车NEXO,在全球市场拿到了一定份额,起亚EV9大型电动SUV也在欧美收获订单,看起来像是摸到了新方向。 可这条路真的稳吗? 氢能源现在还没成气候,万一美国哪天又说不符合国安标准,韩国还不是得乖乖低头?就像当年的燃油车条款,美国想改规则,从来不会提前打招呼。 韩国汽车的困境,说穿了就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 搭美国的顺风车崛起,就要接受美国的收割。要拿补贴,就得去美国设厂,分享利润,要配合友岸外包,就得放弃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

想反抗?没底气,美国一纸禁令就能让你进不了北美市场; 想找替代市场?没选项,除了中国,还有哪里能一口气吃掉韩国这么多整车和零部件? 要么去美国工厂本地化生产,要么在中国市场被电动车替代——韩国其实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就算现在全力搞氢能源,高端电车,也不过是在美国画的圈里突围,迟早还是要面对选边站的那一天。

说起来也挺感慨的,曾经的汉江奇迹,如今成了美国产业链布局中的代工角色。 可现实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伙伴,也没有永远的产业优势,特别是在大国竞争的棋局里,小国往往连自己的方向盘都握不紧。

0 阅读:59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69

用户15xxx69

2
2025-10-10 01:57

韩国车质量不好,死亡率越高

李子橱

李子橱

我们是高人,大大大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