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正式宣布 从10月14日开始,所有和中国有关系的船都要交一笔天价

好学百灵鸟 2025-10-10 17:12:21

就在刚刚! 美国正式宣布 从10月14日开始,所有和中国有关系的船都要交一笔天价“过路费”。 这不是普通的港口使用费,而是一次赤裸裸的针对性征税。 一艘由中国公司运营的1万标箱集装箱船,每次靠港就要多付300万美元,到2028年将涨至840万。这笔钱,已经不是“成本”,而是“惩罚”。有网友调侃:“进一趟美国港,等于送一栋豪宅当‘买路钱’。” 首当其冲的是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两家年增成本高达15.3亿美元。这笔钱能买20架客机,或建一所大型医院,如今却只能流向美国国库。全球前十大船公司因此每年多掏32亿美元,这笔账,最终会算在每一件进口商品上——美国消费者注定要为政客的决策买单。 更讽刺的是,美国农业将首当其冲。六成以上的农产品依赖海运出口,如今运费飙升,买家转向更便宜的南美货源,美国农场主的利润空间被越压越薄。一位推特网友愤怒写道:“我们种地的没惹谁,却要被夹在中间当牺牲品。” 收费细则更是“双标”到离谱:中国船东、中国建造的船,统统重税伺候;而其他国家用中国船,税率却低得多。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海上筑“中国隔离墙”。可偏偏,液化天然气(LNG)船被完全豁免——原因很简单,美国自己造不了,全国的LNG运输都靠中韩船厂。自己没本事,就不敢动,这不是“欺软怕硬”是什么? 反观造船业格局,中国手握全球74%的新船订单,技术、产能、成本全面领先。美国呢?造船份额仅0.1%。不拼技术、不建产业链,反而靠行政手段“关门”,这种思维,如何赢得未来? 市场已开始反击。中远海运悄然将20艘大型集装箱船调离美洲航线,转战亚欧市场。洛杉矶港预计10月吞吐量下降12%,美国西海岸供应链悄然松动。有分析预测,感恩节和圣诞季商品库存将减少两成,美国人的节日购物,可能要面临“缺货+涨价”的双重打击。 中国也已亮出反制牌。新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明确,可对歧视性措施采取对等回应,包括征收特别费、限制港口准入等。这不是威胁,而是对国际规则底线的捍卫。 一位在洛杉矶做进口的朋友告诉我:“船公司刚通知,每个集装箱加收800美元。客户一听就炸了,我说,这钱不是我赚的,是你们政府收的。” 这场博弈,早已超出航运范畴。一边是靠实力、合作、创新赢得市场的开放路径;一边是靠霸权、壁垒、单边主义维持的旧秩序。 当一艘艘巨轮调头驶向更公平的航线,美国是否意识到:在全球化的海洋上,任何一堵“墙”,最终困住的,往往是自己?

0 阅读:32
好学百灵鸟

好学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