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现在死咬中国不放?美国经济学家说过一句大实话:中国不是敌人,而是中国走出的发展路子,让美国实在难以接受。 从2018年到现在,美国对中国下的绊子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激烈,但效果却越来越差。如果中国真是美国口中那个“威胁”,那靠这些手段早就打趴下了。 问题是,中国不仅没趴下,还越打越强,美国人自己也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2025年3月,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在北京说了一句实话:中国不是敌人,是美国自己不愿意接受一个走出另一条路的发展大国。 美国最怕的从来都不是军舰导弹,而是中国这套不靠华尔街、不信神话、只靠实干的模式。它颠覆了美国几十年来对世界的经济洗脑逻辑。 基础设施不是无用投资,制造业不是夕阳产业,国家干预也不是洪水猛兽。中国用高铁、芯片、光伏、稀土,一项项地把这些“教条”撕碎了。 这不是理论之争,这是现实冲突。美国说自己要“重建制造业”,结果十年过去了,高铁还卡在加州那几根铁轨上,连个完整的芯片供应链都拉不起来。 反观中国,2025年高铁即将突破5万公里,麒麟芯片已经量产,连AI开源模型都在全球跑通了。 美国发现: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能不靠美元、不靠战争,也能把国家搞好。 所以,美国开始急了。2025年2月,特朗普上台之后,扔出一个震惊市场的新政策: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税率一口气拉到145%。 这个数字比2018年还狠,美媒都说这是经济“自残”。结果呢?美国通胀再起,CPI一个月涨了0.5%,老百姓超市购物一眼望去,全是涨价标签。 中国则重新调整出口结构,一边加大对东盟、非洲的出口,一边拉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订单,贸易额反而还涨了一截。 萨克斯在8月的访谈里说得很明白:美国最大的误判,是把中国当成了另一个苏联。 可中国不是靠军备竞赛拼出来的,它是靠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链一环套一环地干出来的。 你打压它的科技,它就自主研发;你封锁它的市场,它就开拓更广的南方国家;你拉着盟友围堵,它就用高质量的产品反向输出标准。 美国的科技战,到头来成了中国创新的“催化剂”。2019年禁华为,结果2023年华为麒麟芯片上线,2025年连AI模型也开始反向输出。 DeepSeek开源模型上线不到半年,就被全球40多个国家政府和企业使用。关键是成本低,效果好,连美国高校都在偷偷用。 美国原本想封锁中国AI,结果成了帮中国清了清竞争对手。 最让美国焦虑的,是资源。中国牢牢把握住了稀土话语权,全球超过80%的稀土加工能力都在中国。 2025年,中国宣布对七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一下子让美国的军工和高科技企业坐立不安。 澳大利亚、日本这些“替代供应链”听起来响亮,实际产能根本顶不上。稀土成了中国手里的王牌,美国不得不在多个谈判中做出让步。 而这背后,是两种发展模式的正面较量。中国的高铁不是拿来拍宣传片的,是实打实地让一个省变一个小时经济圈。 美国的基建口号喊了二十年,结果连一条高铁都修不完。中国的供应链不是靠税收优惠撑起来的,是靠完整的产业生态和技术体系铺出来的。 美国的“再工业化”说着好听,结果是从墨西哥进口的逆差比去年还涨了17%。 萨克斯为什么被美国政客“冷处理”?因为他说了真话。他说,再这么对抗下去,美国只会把自己孤立。 2025年链博会上,参展最多的外国企业不是谁别的,还是美国企业,苹果、特斯拉、英特尔统统来了。 这就是现实:嘴上说脱钩,身体却诚实。因为他们知道,离开中国的供应链,他们哪怕活着,也活得不舒服。 更大的变化,是国际格局。全球南方国家没那么听美国的了。中国对巴西的出口增长了23%,对沙特增长了18%。 这些国家不是“被拉拢”的,是主动选择的。他们看到了中国这条路的可复制性,想要跟着干一票。 美国想用规则继续统治世界,问题是这套规则已经没人信了。萨克斯预言,未来十年北约都可能因为美欧的分歧而瓦解。 因为连欧洲人也开始觉得,继续跟着美国走是死路一条。 美国的问题,是它太想维持那个只有自己说话算数的世界。可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没有跟美国争当“老大”,它只是想走自己的路。 可偏偏这条路太成功,成功得让美国坐立难安。因为它证明了,美国那一套不是唯一的选项,更不是最好的选项。 所以,美国才会死咬中国不放。不是因为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中国做对了太多。 萨克斯说,美国要想真正恢复活力,必须放下霸权思维,接受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可问题是,美国还没准备好接受这个现实。
中美军事碰撞已成定局!如今局势是:美国想回撤重整内政,但东方大国不答应!你在经济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