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95年,黑龙江一女子捡到一聋哑男婴,为了抚养他,不惜与丈夫离婚,甚至

千浅挽星星 2025-10-10 19:15:03

[太阳]1995年,黑龙江一女子捡到一聋哑男婴,为了抚养他,不惜与丈夫离婚,甚至卖掉房产,多年后,男子获得冠军,谁料,生母却突然现身要相认,男子的选择则让人出乎意料......   1995年哈尔滨客运站那个冷飕飕的秋天,一个被遗弃的婴儿,身边纸条写着他双耳失聪,周围人来人往,却没人上前。   当赵丹抱起那个啼哭的孩子,他瞬间安静了,然而在抱回家后,丈夫却表示:要么放弃孩子,要么离婚。   赵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取名秋捡她带着亲生女儿和秋捡搬去和母亲姚荣华同住,而这位外婆也用行动传递着家庭的“和声”,即便自家幼儿园因此有家长退学,她也从未动摇。   爱的语言,很快就转化成了牺牲的语言,为了给秋捡寻找一丝治愈的希望,赵丹卖掉了自己珍藏的裘皮大衣,家里的电视机也被搬到了二手市场。   这些消失的物件,像一笔笔存款,存入了家庭的情感账户,她凌晨三点就起床开小吃摊,卖包子馒头,用日复一日的辛劳,将母爱这种无形的情感,变成了养育两个孩子的具体食粮。   当医生们都给出无法治愈的结论后,7岁的他对着电视跳舞,节奏竟分毫不差,赵丹意识到,儿子能用脚贴着地板,通过震动来“听”音乐。   为了这个无声世界的梦想,她做出了最大的投资——卖掉了全家唯一的房子,只为凑够去北京学舞的数万元费用,这个决定,得到了亲生女儿的全力支持,在她们心中,秋捡早已是家人。   舞蹈,成了秋捡回应世界的语言,也是他献给母亲的奇迹,他听不见节拍,就用整个身体去感受地面的震动,一个动作,别人学三遍,他要练上三十遍,汗水是他最直接的表达,这种极致的勤奋,是他对母亲付出的无声回应,也是他渴望证明自己的呐喊。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从加入中国残联艺术团,到站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秋捡用舞姿向世界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聚光灯下,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对母亲无声的感恩,就像他曾用攒下的200块钱给赵丹买的那条假金项链,虽然廉价,却是他用自己最初的“财富”做出的最好注解,被赵丹视若珍宝,一直戴着。   2017年,亲生母亲通过电视节目《向幸福出发》找到了他们,见面时气氛尴尬,秋捡礼貌地避开了对方的身体接触,承认她是给予自己生命的人,却不认同她是“妈妈”,他坦言,同意见面只是不想让养母为难。面对生母试图用金钱弥补的举动,赵丹也婉言谢绝。 信息来源:黑龙江新闻网——聋哑弃婴秋捡 幸运的舞者

0 阅读:235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