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的一系列操作,似乎不像是一个企业家的做派,很像是一个委屈多年的女人,为自己和自己的亲妈疯狂报仇。 这在普通家庭大不了打一架、摔锅、摔碗、骂娘结束。这放到一个企业家的身上就可怕了,因为她的一个报复行为,牵动亿万资产和无数家庭。 她真应该学学何超琼,在父亲去世后,首先表明政治立场不变,稳住家族大局,稳住四太。总之,对外一致,稳住对外大局以后,再解决内部矛盾。 很多人可能没细想,宗馥莉这股子“卯着劲报仇”的劲儿,其实早有苗头。她妈施幼珍早年跟着宗庆后一起闯,娃哈哈早期的供应链、行政后勤几乎都是施幼珍一手抓,可后来随着宗庆后身边人变动,施幼珍慢慢淡出核心,连公开场合露面都少了。宗馥莉从小看在眼里,心里恐怕早憋着股气——觉得妈受了委屈,那些“分流”妈的人,都得给妈“还回来”。 她接手娃哈哈后,动的第一刀就很有意思。2023年把集团销售公司的管理层换了大半,被调走的不是能力差,而是大多是宗庆后时期跟着干了二三十年的老臣,有些甚至在施幼珍淡出时,跟其他派系走得近。这些人熟悉全国的经销商渠道,手里攥着娃哈哈近60%的线下销量,结果说换就换,新上来的要么是她自己带的团队,要么是跟施幼珍当年有交情的人。这哪是正常的人事调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清掉她眼里“不向着妈”的人。 更明显的是去年对娃哈哈经典产品的调整。AD钙奶的包装改得面目全非,老款标签上的“娃哈哈”三个字是宗庆后亲自定的字体,结果新包装直接换掉,连当年施幼珍参与设计的卡通图案也删了。还有营养快线,之前的营销方案是老团队做的,主打“家庭分享”,她接手后直接改成“年轻女性专属”,投入重金请流量明星代言,结果2024年营养快线的销量掉了12%——经销商私下说,不是产品不行,是老客户认不出包装,新客户又不买账,这波操作纯粹是“跟过去的设计对着干”。 再看何超琼,人家处理家族事的思路完全不一样。赌王2020年去世时,她和四太梁安琪明争暗斗了十几年,谁都想拿到澳博的控制权。可她没急着算账,反而第一时间拉着四太一起出席澳门博彩监管局的会议,公开说“澳博坚决遵守国家对澳门博彩业的新规,家族所有成员都会团结对外”。这话一放,澳博的股价当天就涨了5%,那些等着看家族内斗的资本全都歇了心思。后来她才慢慢通过股权调整,把核心业务攥在手里,既没让企业动荡,也没让家族颜面扫地——这才是企业家该有的脑子:先保大局,再解内忧。 宗馥莉的问题就在于,把“家庭恩怨”和“企业管理”搅成了一锅粥。娃哈哈不是她家的小作坊,是牵扯着全国3000多家经销商、2万多员工的大企业,她的每一个“报仇”动作,都会让经销商慌神、员工不安。去年有个合作了20年的江苏经销商,因为担心政策变动,直接减少了一半的订货量,光这一个客户就让娃哈哈少赚了近8000万。 更可惜的是,她其实有能力做好。早年她负责娃哈哈的进出口业务,把AD钙奶卖到了20多个国家,还打造了“KellyOne”这个高端饮品品牌,当时业内都夸她有新思路。可一沾到“为妈报仇”的事,就像变了个人,把之前的理性全丢了。 企业家可以有情绪,但不能让情绪牵着企业走。何超琼不是没委屈,赌王当年更疼二房、四房,她作为长女,早年在商界打拼时受的气不比宗馥莉少,可她知道,家族企业的核心是“活下去、活得好”,私人恩怨得给企业利益让路。宗馥莉要是能懂这点,也不至于让娃哈哈这两年增速放缓,还落个“情绪化管理者”的名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宗馥莉的一系列操作,似乎不像是一个企业家的做派,很像是一个委屈多年的女人,为自己
曼彤说世界
2025-10-11 03:21:15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