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然亮剑!美国船进港每吨收400元,特朗普慌了! 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自10月14日起,所有进入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需缴纳高额的“特别港务费”。这一举措是对美国此前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用的直接回应。究竟在这场航运较量中谁能占据上风? 这哪是“突然亮剑”,分明是对着美国的霸权拳头,实打实怼回去的!美国早在去年4月就拿“振兴造船业”当幌子,依据301条款对中国船舶发起调查,今年4月干脆公布了收费细则,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下手,最高按每净吨50美元收,一艘10万吨级货轮单次靠港就得掏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500万。更过分的是,他们连租了中国造船舶的外国航运公司都不放过,搞“连坐式处罚”,全球近98%的船队都要被波及。 特朗普政府喊着“振兴美国造船业”,这话骗得了外行骗不了内行。美国民用船舶建造成本是中韩的3到5倍,造船效率只有我们的四分之一,2024年全年才造了不到10艘商用船,而中国同期产量超1000艘,全球近六成新船订单都攥在我们手里。这种差距根本不是靠收几笔港口费就能补上的,说白了就是把国内制造业空心化的锅甩给中国,用单边主义破坏全球规则。 中国的反制早有铺垫,9月底刚修订完《国际海运条例》,明确说了对搞歧视的国家要对等反制,400元每吨的收费标准就是对着美国的50美元来的,而且2026年起还要逐年涨价,最高涨到1120元每吨。这招稳准狠,因为美国根本耗不起——他们60%的农产品出口靠海运,能源出口更离不开船舶,而中国港口是这些货物的重要目的地。洛杉矶港执行董事都坦言,航运公司从4月起就愁得睡不着觉,要么把成本转嫁给美国进口商,要么就得撤航线。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算过一笔账,中美海运成本涨15%,美国通胀就得上升0.8个百分点。现在美国进口商已经在喊疼,小型航运公司直接说“这笔钱能让我们破产”。特朗普慌的哪里是港口费本身,是国内农场主、零售商的抗议潮,是中期选举前可能再冒头的通胀压力。毕竟农产品出口涉及24万个就业岗位,港口物流更是关联640万个工作机会,真闹大了选票就得受影响。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底气藏在全球航运格局里。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常年稳居世界前两位,全球一半以上的手持船舶订单在我们船厂,绿色船舶、智能航运技术还领先一截。美国想逼企业改用非中国造的船,可全球53%的新船都是中国造的,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欧洲航运公司嘴上说要转订单给美国船厂,转头就私下抱怨“他们根本造不过来”。 这场较量的本质,是规则与霸权的对抗。美国把国内法凌驾于WTO原则之上,搞“按国籍定价”的歧视性收费,最终只会反噬自己的供应链。中国的反制既合法又精准,既没打乱全球航运秩序,又戳中了美国的痛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国突然亮剑!美国船进港每吨收400元,特朗普慌了! 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自10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12 03:37:26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