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出了个白眼狼! 沙特阿拉伯宣布了, 10月9日,沙特阿拉伯外贸总局一纸公告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2 11:22:38

中国帮出了个白眼狼! 沙特阿拉伯宣布了, 10月9日,沙特阿拉伯外贸总局一纸公告,矛头直指中国商品——对原产于中国的饮料易拉罐铝盖正式立案反倾销,直白点说,正是红牛、可乐、气泡水最常用的小尺寸盖!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倾销调查期锁定2024全年,损害追溯却一口气拉回2021年初,四年数据一锅端,意图明显,那就是算总账,这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直呼离谱,咱们和沙特一直关系不错,怎么突然就针对咱们了。 这事乍一看突然,其实早有苗头。先得看清沙特的基本盘,这个靠石油发家的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喊 “2030 愿景”,核心就是不想再靠卖原油过日子,要把本土制造业扶起来,而铝产业正是他们重点押注的方向。早在 2021 年,海合会就已经对中国的铝合金产品开了刀,终裁征收 33% 的反倾销税,期限还一给就是 5 年,当时虽说没直接针对铝盖,但已经给中国铝制品出口敲了警钟,这次不过是把矛头对准了更细分的领域而已。 沙特本土的铝产业早就憋着劲儿要发展,像 1975 年成立的沙特铝产品公司(ALUPCO),作为中东及北非最大的铝挤压厂,现在产能都超过 8.5 万吨了,还计划往 10 万吨以上扩,还有泰西尔铝业这种老牌企业,产能也达到 6 万吨,产品能出口 40 多个国家。 可这些本土企业再怎么折腾,面对中国的产业链优势还是有点不够看。中国的易拉罐铝盖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出厂,整个链条攥得死死的,成本控制得相当到位,自然能把价格压得很有竞争力,而海湾地区 72% 的铝材都来自中、印两国,中国产品占了大头,这对刚想往上冲的沙特本土铝加工企业来说,简直是挡路石。 更关键的是,沙特这两年护本土产业的动作早就藏不住了。2023 年查中国的不锈钢管,2024 年又盯上混凝土改性剂,每次下手都精准卡在 “中国有优势、自家刚起步” 的产业上,说白了就是给本土企业腾空间。 这次针对铝盖的调查,明面上是沙特外贸总局立案,实际上是本土生产商递了申请,毕竟谁也不想看着外来产品把自己的市场抢走,这种产业诉求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通过贸易救济手段爆发出来,算不上突然。 再看数据层面的伏笔,2021 年沙特向全球出口三大铝材才 17 万吨,占比 33%,而中国光是对沙特的铝制品出口就常年保持高位,更别提铝盖这种技术成熟、产量庞大的细分产品了。 沙特 2023 年非石油产业占 GDP 刚到 50%,离 “2030 愿景” 里的目标还差得远,他们要把公共投资基金的资产从几千亿美元冲到 7 万亿美元,要让非石油政府收入从 1630 亿里亚尔涨到 1 万亿,不靠保护本土产业根本没法实现。这种政策导向下,对中国优势产品发起调查只是时间问题。 还有沙特 2022 年颁布的《贸易救济法》,这东西可不是摆设,出台后外贸总局已经针对多个工业部门启动调查,本质就是给保护本土产业找了个合规的工具。 这次把调查期锁定 2024 全年,损害追溯直接拉回 2021 年初,看似 “算总账” 的狠操作,其实是这套法律框架下的常规操作,毕竟要证明 “损害”,就得有足够长周期的数据支撑,早从 2021 年开始,沙特就可能在收集相关数据了。 别忘了中沙贸易的大背景,虽说 2024 年两国贸易额都突破 1075 亿美元了,中国连续十年是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贸易结构里中国出口的多是工业制成品,沙特出口的多是原油,这种结构下,沙特肯定想改变 “只卖资源” 的被动局面。 之前中国瓷砖被沙特收反倾销税,结果中国企业干脆去沙特设厂,既避开了关税还帮他们建了产业链,这种 “反倾销倒逼合作” 的模式,沙特说不定早就尝到了甜头,这次对铝盖动手,说不定也藏着 “引中国企业过来建厂” 的心思,毕竟创新新材已经砸了 18.35 亿美元在沙特建铝产业链项目,从电解铝到铝板带箔全涵盖,这种合作模式比单纯进口更符合沙特的转型需求。 更有意思的是,沙特心里门儿清,真把中国铝盖拒之门外,最慌的可能是他们自己的饮料厂。红牛、可乐这些品牌早就习惯了用中国铝盖,一旦换来源,要么成本涨了终端涨价,要么供应链断档缺货,最后还是沙特老百姓买单。 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要走这个流程,说到底就是要借着反倾销的由头,给本土产业争取发展时间,同时给中国企业传递信号 —— 想来赚钱可以,得带着技术和资金落地,帮着实现 “沙特制造”。 这种算盘,从他们推动 “国家工业和物流发展规划” 那天起就打好了,只是到铝盖这儿才露出真面目而已。

0 阅读:45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