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石破茂以为自己辞职,高市早苗就顺理成章的接班了,然后他就可以甩掉包袱了。结果高市早苗不争气,26年的盟友,直接决裂了。 你说这石破茂当初宣布辞职时,多半是算准了这步棋:自己扛着 2025 年 7 月参议院选举失利的锅,内阁支持率跌到 32.7%,不支持率反倒飙到 51.6%,党内菅义伟和小泉进次郎这两个大佬还连夜找他谈了两小时逼宫,此时脱身既能保住体面,又能把烂摊子丢给最靠谱的人。 这个人自然是高市早苗,毕竟两人 26 年的盟友交情摆在那,2024 年自民党总裁选举时,他俩还一起闯进第二轮投票,当时石破茂靠 189 张议员票险胜高市的 173 张,这份默契怎么看都该顺理成章接班。 石破茂大概想着,自己一退,高市作为旧安倍派的门面,又有地方党员票的基础,接位就是水到渠成,自己就能彻底甩掉执政联盟丢失众参两院过半数议席的包袱。 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高市早苗这摊子接得有多狼狈,简直是到手的首相位置硬生生飞了。 2025 年 10 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里,高市倒是真赢了,可刚接过党魁大旗没几天,长期盟友公明党就给了她当头一棒,党首齐藤铁夫直接宣布退出联合执政,把持续了二十多年的 “自公联合体制” 砸得粉碎。 这一下高市彻底懵了,自民党在众议院只有 196 席,离过半的 233 席差着一大截,之前全靠公明党的 24 席撑着,现在没了这 24 票,连首相指名选举的基本票数都凑不齐,对面反对阵营加起来有 210 席,摆明了要拦着她上台。 更讽刺的是,高市能赢总裁选举,还是麻生派、旧安倍派这些氏族力量联手运作的结果,可这些人只帮她拿了党魁,却没本事摆平公明党,毕竟公明党早就放话,只跟中道保守派合作,高市那套极右翼论调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 这 26 年的盟友说散就散,表面看是高市不争气,实则从头到尾都是日本氏族派阀的手在底下翻江倒海。 石破茂自己就栽在没根基上,他虽然当了一年总裁,却始终和党内主流派系隔着层膜,这次辞职本质上是被氏族力量架着走的,那些大佬们需要一个人承担选举失败的责任,石破茂正好成了替罪羊。 他原以为推高市上台能稳住局面,毕竟高市是安倍晋三一手提拔的,背后靠着旧安倍派这棵大树,可他忘了氏族派系从来只讲利益不讲交情。 旧安倍派扶持高市,是想让她延续 “安倍经济学”,搞扩张性财政政策,可石破茂执政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要从 “增长” 转向 “分配”,还主张加税,这早就得罪了旧安倍派的那帮人。 高市刚当选就立刻跟石破茂的经济政策划清界限,说要让日本经济十年翻倍,这种决裂其实是给背后的氏族派系交投名状,哪还顾得上二十多年的盟友情分。 石破茂大概到最后才看清,自己从头到尾都是氏族博弈的棋子。他辞职前可能还抱有幻想,觉得高市能稳住阵脚,可高市的短板早就被氏族们看得明明白白 —— 她连防卫大臣、财务大臣这类核心要职都没当过,手里没资源没人脉,全靠旧安倍派输血,根本镇不住场子。 公明党一退出,旧安倍派也没真心帮她解决,因为对这些氏族来说,高市能不能当首相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派系能捞到好处。要是高市真上台了,搞不好还会被其他派系联手架空,倒不如让她卡在半路上,再推个新的代理人出来。 石破茂这甩锅计划算是彻底泡汤了,不仅没甩掉包袱,还眼睁睁看着 26 年的盟友为了讨好氏族派系跟自己决裂,估计他私下里得把肠子悔青,早知道高市是这么个扶不起的阿斗,当初还不如硬扛着不辞职,也不至于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更有意思的是,氏族派系的操控早就埋好了伏笔。2024 年总裁选举时,高市就因为太激进拿不到足够的议员票,输给了石破茂;2025 年能赢,不过是因为小泉进次郎太年轻,氏族大佬们觉得不好控制,才临时选了高市当过渡。 等真到了要拿实权的时候,这些氏族又开始各自打小算盘,麻生派想在人事任命里插自己人,旧安倍派要保 “安倍经济学”,公明党则要守住自己的利益底线,没人真的关心高市能不能接班,更没人在乎石破茂的处境。 这日本政坛说白了就是氏族们的戏台,石破茂和高市不过是台上的演员,戏份演完了自然就被换下,所谓的盟友情谊在派系利益面前,连张薄纸都不如,石破茂想甩锅的算盘落空,其实从他决定依赖氏族力量的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了。

用户94xxx73
首相当到那一天是个不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