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在中国严格的稀土管控措施下,美国可能买不到芯片   在我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

景铄看科技 2025-10-12 15:48:50

美媒:在中国严格的稀土管控措施下,美国可能买不到芯片   在我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后,这几天西方媒体终于从震惊中回过味了。 美国最近这几年确实在大力推动本土芯片制造,建厂、补贴、吸引外资,一个都不少。   但芯片不是靠喊口号就能造出来的,它需要一整条全球范围内协同的供应链。从光刻机到高纯硅片,再到各类稀有金属,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哪一个国家可以单干的。   尤其是稀土,美国虽然也有矿,但要从矿石到高纯稀土材料,中间的技术和环保要求一层层卡着,短期内根本补不上中国这块空缺。   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加强稀土出口管控并不是“卡脖子”他国,而是出于国家安全、资源保护和产业升级的综合考虑。   长期以来,中国的稀土出口一直偏向原材料型,这种“卖土不卖艺”的模式不仅利润低,还容易被国外高技术制造环节“赚走大头”。   现在国家逐步引导稀土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对稀土资源的战略储备和出口审查,本质是为了让稀土这张“王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战略价值。   根据工信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公告,稀土相关产品出口需申报用途和终端用户,这种做法在能源、科技等关键领域早已屡见不鲜,是国际通行做法,谈不上“限制自由贸易”。   美国媒体现在开始担心买不到芯片,说到底,是高估了自己对全球产业链的掌控能力,也低估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现实作用。   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前,美国就已经逐步退出了稀土冶炼和加工领域,原因很简单,成本高、污染大、技术难。现在想回头补课,时间成本和资金投入都是高昂的。   更现实的问题是,即使美国找到其他稀土供应国,比如澳大利亚或者非洲一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这些国家也缺乏中国这种一体化产业链整合能力。有矿没技术,有资源没产业,这种“替代方案”只会在纸面上看起来可行。   当然,也有一些声音担心,稀土管控会不会引发外部压力甚至贸易摩擦。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国家在关键领域的政策调整,都会引起外部市场的反应,这本身就是国际博弈的一部分。   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应对能力。从目前的政策节奏来看,中国在管控稀土出口的同时,并没有一刀切,而是通过审批制度、用途审查等方式进行精准调控,既体现了开放的态度,也维护了国家利益。   更重要的是,这种调控方式给予了国内相关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其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迈进。   总结来看,这次稀土出口管控引发的美媒关注,其实不仅仅是“美国买不到芯片”这么简单。它背后真实反映的是全球科技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中国正在主动而有力地调整自己的战略位置。   我们不仅要有资源优势,更要有产业主导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稀土只是一个缩影,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升级,逐步实现从全球产业链的“链条”向“链主”的转变。

0 阅读:35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