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对巴基斯坦出手了!耿爽在联合国当众“开火”,直接剑指巴铁内部的恐怖组织,

文史啊旺 2025-10-12 17:47:10

中国终于对巴基斯坦出手了!耿爽在联合国当众“开火”,直接剑指巴铁内部的恐怖组织,还给出了清晰建议,这一幕震撼全场! 10月6日,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的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直截了当点名了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解放武装”和它的分支“马吉德旅”,要求安理会赶紧把它们列入制裁名单。这不是随口说说,而是实打实的行动,背景是这些组织多次针对中国在巴的投资项目下手,搞得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棘手。耿爽还顺势抛出三点反恐主张,听着挺接地气的,直戳问题根子上。国际上不少人觉得这步棋走得及时,也有点儿意外,因为中国平时在外交场合更注重低调协调,这次直接“开火”,确实震了场子。 先说说这个“俾路支解放武装”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它成立于2000年左右,主要活跃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那地方资源丰富,天然气占全国一半,铜矿储量全球前十,可当地人穷得叮当响,失业率高得吓人,教育水平也跟不上。这组织打着民族独立旗号,实际干的都是破坏事儿。从2018年起,它就盯上了中国企业,像是瓜达尔港项目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公路、铁路,袭击目标包括工人营地和车辆,造成不少中国公民伤亡。2024年8月,它还炸了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的一辆巴士,12个游客丧命,其中有中国人。这不是孤例,联合国秘书长报告里也提了,它跟“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有勾连,跨境活动越来越猖獗。美国在今年8月就把它列为外国恐怖组织了,但中国觉得光靠单干不够,得国际社会一起上。 耿爽的发言来得正是时候。会议主题是“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措施”,他先点出全球反恐形势严峻,恐怖活动从边境渗到城市,中国作为受害国,多次吃过亏。然后直奔主题,呼吁安理会行动起来,封杀这些组织的资金链和武器来源。为什么对中国这么重要?因为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总投资600多亿美元,涉及港口、能源和交通。要是安全出问题,不光经济受损,还会拖累整个区域合作。耿爽没停留在表面,他提出三点主张,第一是坚持统一标准,打击所有安理会列名的恐怖势力,不搞双标;第二是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情报和技术,推动公约谈判;第三是直击根源,通过发展援助和治理改革,解决贫困和不公问题。这三点听着简单,但落地不容易,尤其是第三点,戳中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痛点。 俾路支省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英国殖民时代就把这块地划进英属印度,1947年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对这儿管得松散,资源收益大多流到伊斯兰堡和拉合尔,当地部落觉得被剥夺,怨气积攒成山。组织利用这点,拉拢不满分子,表面争取权益,实际破坏基础设施,阻挡外资进来。巴政府也头疼,打得太狠怕激化矛盾,手软了又没法向中国和民众交代。中国从两年前就开始帮忙,从民生入手,把天然气收益部分留给地方,建学校和培训中心,还部署智能监控,但数据跟巴方共享,避免碰红线。可挑战还在,当地部落对项目警惕,觉得外资是来抢资源的,10月5日还有小规模抗议。巴网民也担心隐私,这事儿得一步步来。 美国今年8月封杀这个组织,表面反恐,实际想借机让巴基斯坦开放军事基地,施压印度关税问题。印度更直接,从阿富汗边境送设备给武装分子,小到无人机,大到石油设备,就是想让俾路支这火药桶一直烧,牵制中巴走廊。联合国报告显示,这些组织武器来源复杂,资金靠走私和绑架。这些搅局让问题更乱,单纯军事打击治标不治本,得从内部矛盾入手。中国思路是发展先行,技术辅助,但得让当地人参与决策,部落长老进项目组,数据共同管理。这套路在上合组织和中亚反恐演习里试过,2024年在哈萨克斯坦的“蓝盾行动”就靠民生和技术双管齐下,效果不错。现在中俄印巴伊建了情报中心,把美国晾一边,空军还罕见地在同一空域练拦截无人机,这合作超越了对立,挺有看头的。 耿爽的提案搁置了,美英法以技术原因拖着,这不奇怪。西方总爱军事和制裁那一套,不愿承认贫困才是温床。可发展中国家开始买账,它们也面临类似困境,知道光打子弹只会生仇恨。巴基斯坦政府回应积极,承诺深化合作,推进基础设施。耿爽这番话,本质是把目光拉回民生,从政治博弈跳出来。中国在俾路支不是简单投钱,而是试着填历史窟窿,用发展换稳定。 这事儿对中巴关系是警钟还是转机?中巴友谊是真,但安全得摆首位。中国企业去那儿干活,工人命悬一线,谁都不想看到更多伤亡。巴政府也得动真格,加强地方治理,增加投入,让资源惠及民众。要是制裁名单批了,资金一断,组织日子难过,中巴项目就能喘口气。长远看,反恐不是零和游戏,得大家一起分担。中国推动的全球安全倡议,正好搭桥,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网友说得对,恐怖分子不是石头缝里蹦的,解决吃饭问题比子弹管用。这次耿爽“开火”,是给国际社会提个醒:反恐得务实,别光喊口号。

0 阅读:0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