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严控人造钻石出口,俄专家长出了一口气:他们总算醒悟了! 最近这事儿闹得挺大

文史啊旺 2025-10-13 18:48:51

中方严控人造钻石出口,俄专家长出了一口气:他们总算醒悟了! 最近这事儿闹得挺大,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10月9日一纸公告,直接把超硬材料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推上台面。从11月8号开始,这类东西出口得办许可了。公告里列了六类具体玩意儿,包括平均粒径50微米以下的人造金刚石微粉,还有50到500微米之间的单晶金刚石,再加上线锯、砂轮和一些关键生产技术。这些材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人造钻石在高科技领域里头作用大着呢,尤其是芯片散热那块儿。它的热导率高达2000瓦每米开尔文,比银高五倍,硅材料根本比不了。现在芯片越做越小,散热成了瓶颈,这东西就成了香饽饽。 说起这背后的门道,得从全球供应链说起。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摆在那儿,从2020年到2023年,中国供应给美国的这些人造钻石粉末占了77%。美国那边芯片产业高度依赖中国货,少了这个,生产线就得卡壳。公告一出,市场立马有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概念股开盘就绿油油地涨起来了,交易员们盯着屏幕,数据刷刷跳。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这些产品的出口额已经超过2.7亿美元,现在管制一落实,海外厂商的库存压力山大,下游客户得赶紧找替代货源。国内呢,中信证券的报告直指,这会加速超硬材料产业的洗牌,那些有资源、技术和规模的大企业会冒头,小厂子生存难,可能得退出或者被并购。 俄罗斯那边有个经济学家叫安东尼娜·列瓦申科,她对这事儿点评得挺到位。她说中国正利用自己作为人造钻石主要供应国的位置,来更好地把控全球高科技制造业的供应链,特别是美国计算机芯片那条线。这话听着接地气,但戳中要害。列瓦申科不是随便说说的,她在俄罗斯经济圈子里头有分量。从2002年莫斯科一所法语深造学校毕业开始,她就对欧盟事务感兴趣,后来进莫斯科国立开放大学读法学,拿了学位。毕业后先去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所干研究员,专攻法律和经济交叉的课题。2007年起转到俄罗斯总统国家行政学院,先是研究员,后来升高级研究员。2012年她领头俄罗斯能力中心与经合组织标准分析部门,负责公司治理和国际经济标准的评估。她的研究覆盖食品价格波动对全球市场的冲击,还有俄罗斯在多边框架里的责任。常在论坛上抛观点,积累了不少经验。 列瓦申科的观察点明,这项管制可能是对美国先前对华措施的回应。中国以前没在这领域设限,但随着中美博弈升级,现在总算调整策略了。她那句“他们总算醒悟了”听着像松了口气,其实反映出国际观察者的共识。中国不是头一回玩出口管制,之前8月15日就对锑和部分超硬材料下手了,那次从9月15日起生效。商务部发言人强调,这不是禁止出口,对符合规定的申请照批。这是中国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操作,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不影响正常贸易。2024年9月锑出口从6533吨掉到10月的190吨,降幅97%,但这也抬高了战略金属的地位,推动企业优化供应链。 从更广的视角看,这事儿嵌在中美元首博弈的棋盘上。10月9日公告正好赶在美方关税休战截止日前一天,时机敏感。路透社报道,中国2024年对美出口这类人造钻石和设备价值3000万美元,现在得办许可,外企得适应新规。从12月起,含0.1%中国稀土的产品出口也得有中国政府牌照,这波操作让中美紧张关系更显升级。彭博社指出,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还波及锂离子电池、石墨阳极和合成钻石等领域。BBC新闻说,这收紧了对先进科技制造关键材料的控制,美国企业得加速本土化,实验室里工程师忙着测试替代品。 国内企业怎么应对?公告一出,相关公司立马行动。出口前得办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和海关会审核国家安全和国际义务。企业得准备好申报材料,包括产品规格、最终用户和用途声明。那些有MPCVD设备和金刚石窗口技术的厂商,得注意功能性金刚石的战略属性,国家越来越重视。界面新闻分析,管制范围扩大后,概念股走强,但长远看,产业整合是主调。大厂如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会在竞争中占优。小企业压力大,可能转向内需或升级产品线。 说到底,这管制不是孤立的,是中美贸易战延续。维基百科记录,从2018年起,美中贸易摩擦就没停过,中国用事实回应,维护核心利益。列瓦申科的评论接地气,她没粉饰啥,直指中国认识到不能对华盛顿抱幻想。这话听着像老朋友聊天,但内涵深,点出博弈升级的现实。未来几个月,全球市场会继续观察,出口数据一季度见分晓。企业得练内功,投资者盯紧波动,国际关系专家继续拆解棋局。这事儿提醒大家,供应链不是儿戏,高科技链条上,谁握关键牌,谁就多一分底气。

0 阅读:56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