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最近总说中美互征港口费是中国吃亏,理由听着挺实在:咱们造船量占了世界一半还多,美国基本不怎么造民船,真要是互相收费,肯定是咱们的船被收得更多。 可真要是细扒两边的规矩和实际情况,就知道这吃亏的说法压根站不住脚,美国这招看似打在咱们造船业的痛处,其实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这事得从美国先动手说起。今年 4 月 17 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发布了个 301 调查措施,明说 10 月 14 号起要对中国公司拥有的、中国造的、还有挂中国旗的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这可不是小事,直接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连《中美海运协定》里的平等互惠原则都给抛到脑后了,摆明了是想借着港口费打压咱们的海事和造船业。 商务部和交通运输部当时就明确反对,说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等了小半年,美方根本没打算回头,10 月 3 号还专门发公告,把收费的具体要求都列出来了。 这时候中方才正式出手反制,10 月 14 号当天,交通运输部就发布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同样从当天起对涉美船舶收费。 注意,这可不是咱们主动挑事,完全是按规矩来的被动防御,就像商务部发言人说的,是为了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也是保国际航运市场的公平。 再说说咱们的造船量,确实吓人。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十四五” 期间咱们造船完工量占了世界总量的 51.7%,新接订单更是高达 64.2%,连续 16 年稳坐世界第一的位置。 但光看这个数字就说咱们吃亏,实在太片面了。先看美国那边的收费范围,他们要收中国造船舶的钱,可咱们的反制措施里藏着关键细节:美国企业拥有、运营,或者持股 25% 以上的船舶,只要是中国建造的,就不用交咱们的特别港务费。 这意味着什么?那些美国航运公司手里挂着美国旗、但船壳是咱们造的船,进中国港口一分钱额外费用都不用花。咱们造的船越多,能豁免的范围就越大,等于直接给中国船企和中美航运公司都留了余地。 反观美国的造船业,早就不是不怎么造船能形容的了。2024 年美国在全球商船市场的份额才 0.04%,连千分之一都不到。 他们现在别说造商船,连海军的舰艇都造不过来、修不过来 ——肯尼迪号航母服役推迟,新一代核潜艇要等到 40 年代才能造,连洛杉矶级核潜艇都得在港口泡 9 年才轮得上维修。 现在美国港口跑的那些船,要么是几十年前的老船,要么是从韩国、日本买的,压根没几条是美国自己造的。那咱们收特别港务费的时候,这些船基本都不符合豁免条件,该交多少就得交多少,美国航运公司根本躲不开。 更关键的是,美国比咱们更依赖海上贸易。今年 5 月就有数据显示,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海运订舱量一周内暴涨了 277%,从日均 5709 标箱冲到 21530 标箱。 美国超市里的衣服、电子产品,工厂用的原材料,大多靠这些船运过去。要是美国真敢对中国船舶狠收港口费,船公司肯定得把成本加在运费里,最后还是美国商家和消费者买单。 华泰证券都分析了,要是港口费一直收着,全球油运、散货运价都会涨,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给客户。 咱们这边虽然也有成本,但中国造的船能豁免,而且咱们对美国的出口商品里,不少是刚需,美国想找替代来源没那么容易,反而得捏着鼻子承担涨价成本。 再看两边的收费标准,咱们的规矩也很灵活。从 2025 年 10 月 14 号开始是每净吨 400 元,之后逐年上调,到 2028 年才到 1120 元,而且同一艘船一年最多收 5 个航次的费,超过之后就不收了。 这既体现了反制的力度,也没把路堵死,给美方留了回到谈判桌的空间。可美国那边呢?一上来就搞 301 调查,狮子大开口,压根没考虑实际情况。 他们可能忘了,中国不仅是造船大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国家,2024 年全球吞吐量前十的港口里咱们占了 7 个。 船公司要是觉得美国港口收费太高,大可以调整航线,多靠中国港口,毕竟咱们的港口效率高、服务好,就算收点特别港务费,综合成本未必比美国高。 那些觉得中国吃亏的人,其实是把造船量和港口费影响直接划上了等号,没看透里面的门道。美国想靠港口费打压中国造船业和航运业,可咱们早把豁免条款考虑进去了,自家造的船根本不受影响。 反而美国造船业积重难返,航运公司躲不开收费,最后还得让自己人承担后果。这哪是中国吃亏?分明是美国搬起石头想砸别人的脚,结果先砸到了自己。 照这情况发展下去,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得是美国先扛不住,主动来找咱们谈取消收费的事了。
有人最近总说中美互征港口费是中国吃亏,理由听着挺实在:咱们造船量占了世界一半还多
文史资鉴堂
2025-10-14 18:13:43
0
阅读:54
一一
早说过,中美对干,小国先死[滑稽笑]